2019年9月7日,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B121报告厅顺利召开,来自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合实验室成员,以及合作伙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相关专家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胡敏教授的主持下,中德双方科学家围绕“区域污染的立体监测平台与仪器研发”、“区域污染的形成机制”、“区域污染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应”和“区域污染防治战略和政策” 四个议题,开展系列学术报告,包括15个专题报告以及来自美国、希腊等专家的四个特邀报告。联合实验室多方通过学术报告展开交流讨论,充分了解彼此的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寻求新的合作契合点。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第一主题:区域污染在线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主持人:曾立民教授、 Andreas Hofzumahaus研究员)
(一)特邀报告1:珠三角地区OH自由基循环的观测结果
报告人:Andreas Hofzumahaus研究员(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大气环境中OH自由基来源缺失;
(2)2014年珠三角地区鹤山观测的概况;
(3)OH自由基观测分析与结果;
(4)未知的VOCs需在未来研究中被关注。
(二)报告1:基于大气烟雾箱SAPHIR模拟的合作项目介绍
报告人:Hendrik Fuchs研究员(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大气烟雾箱SAPHIR的基本情况;
(2)大气烟雾箱SAPHIR重点仪器(重点关注大气过程);
(3)大气烟雾箱SAPHIR项目总结;
(4)大气烟雾箱SAPHIR在更多联合研究中的应用。
(三)报告2: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网的大气污染遥测
报告人:刘诚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网的建立过程;
(2)基于观测区分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的影响;
(3)主要应用:高分辨率HCHO遥测结果,以及船舶排放的NO2,SO2和HCHO遥测结果研究;
(4)遥测的未来研究是关注重点。
(四)报告3:基于外场观测实验的成都O3污染成因研究
报告人:李歆研究员(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大气氧化过程驱动二次污染生成;
(2)成都外场观测实验室搭建以及重点关注大气污染过程;
(3)基于观测结果分析成都地区O3污染成因;
(4)成都地区的观测数据及技术分析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五)报告4:未来外场观测实验中的新仪器设备
报告人: Anna Novelli研究员(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目前中国的O3污染日益严重(重点关注臭氧污染);
(2)以往的外场观测研究(低NOx条件和高NOx条件);
(3)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RO2自氧化以及自由基的前体物等);
(4)案例研究:CIMS和AMS仪器的外场观测使用;
(5)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广泛收集数据集。
第二主题:区域污染的形成机制(主持人:胡敏教授、 Astrid Kiendler-Scharr教授)
(一)特邀报告2:大气纳米颗粒,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报告人:Spyros Pandis教授(希腊帕斯特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气溶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影响;
(2)新粒子生成现象—粒子成核和增长研究;
(3)案例研究:芬兰地区太阳光增加了粒子成核过程;
(4)烟雾箱模拟的过程研究以及欧洲云计划;
(5)未来研究重点是纳米颗粒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
(二)报告5:基于烟雾箱实验的气力分配研究:北京雾霾期间
报告人:Thorsten Hohaus研究员 (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气粒分配介绍:OA的相态;
(2)观测和模拟之间的差别;
(3)OA相态和OA的化学组成两者协同效应决定气粒分配特性;
(4)案例分析:北京雾霾期间外场观测的气粒分配行为研究;
(5)未来研究展望——气粒分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报告6:天然源和人为源VOC相互作用下二次气溶胶生成
报告人:郭松研究员 (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二次气溶胶生成的影响和发展;
(2)对SOA生成的贡献影响因素;
(3)不同条件下SOA的生成估算;
(4)天然源和人为源VOC相互作用研究;
(5)未来研究展望——硝酸盐cims数据分析等。
(四)报告7:通过同位素分析气溶胶老化过程
报告人:Vioria-Iulia Gensh研究员 (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利用NOAA数据开展同位素分析研究;
(2)分析研究光化学老化过程中的指纹信息;
(3)利用碳氢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法分析气溶胶老化过程;
(4)未来研究展望——验证Lagrangian模型等。
第三主题:区域污染的环境、健康与气候效应(主持人:倪晋仁院士、 Hendrick Fuchs研究员)
(一)特邀报告3:南信大大气科学研究简介
报告人:廖宏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南信大及院系简介;
(2)相关研究所关注内容、仪器设备;
(3)团队成员简介;
(4)未来研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合作交流、人才吸引。
(二)报告8:大气毒性与在线监测
报告人:要茂盛教授(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全球气溶胶细菌毒性的差异性、小鼠实验监测及影响因素探究;
(2)基于小鼠的生物毒性监测:释放特征VOCs、SLEPTS系统建立与验证;
(3)颗粒物健康效应探究:microRNAs。
(三)报告9:深圳湾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解析与时空变化
报告人:秦华鹏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报告主要内容:
(1)北京大学深研院简介;
(2)“深圳湾”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介绍;
(3)来源解析:各环节对总N、总P的贡献占比,干湿季、不同雨量下以及上下游地区来源的差异性;
(4)情形模拟: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5)未来研究展望:海湾或河口区海水与沉积物的营养盐通量等。
(四)报告10:可见光辐照下多组分复合材料的杀菌性能研究
报告人:童美萍研究员 (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饮用水杀菌技术;
(2)各类材料的杀菌原理探究:Ag2O/TNBs、BiOBr/AgBr、BiOI/AgBr;
(3)磁性材料Fe3O4/AA、Fe3O4/BiOI/AgI的失活效应。
(五)报告11:长江ANAMMOX对自然与人类影响的响应
报告人:刘思彤研究员 (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土地类别对ANNAMOX分布等性质的影响(重点关注大坝影响);
(2)平均支流距离对ANNAMOX性质的影响;
(3)生态位宽度的作用评估。
第四主题:区域污染治理的策略与政策实践(主持人:张远航院士、 Andreas Wahner教授)
(一)特邀报告4:美国西部易挥发性消费品与区域污染
报告人:David W. Fahey研究员(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
报告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 个人消费品VOCs排放贡献
(1)前言:人口密集区个人消费品VOCs排放贡献显著;
(2)纽约地区特征VOCs车载走航观测:城乡差异与季节差异;
(3)模拟启示:改进WRF-Chem模拟效果。
第二部分 —— FIREX-AQ观测简介
(1)研究目标:自然火灾的排放、传输与转化特征;
(2)方法:实验室研究及综合卫星、密集航测等手段的观测。
(二)报告12:用于水体及废水有毒有机物质去除的钛纳米材料:材料结构、反应机制与计算化学
报告人:刘文研究员 (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前言: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PAHs去除:吸收性能提升的原理;
(3)太阳辐照下的E2降解;
(4)PPCPs去除:g-C3N4反应机理;
(5)未来研究展望——系统研究纳米材料和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协同性、循环利用性和行为与毒性分析。
(三)报告13:湖区富营养化治理:面向决策的模拟研究
报告人:刘永研究员 (北京大学)
报告主要内容:
(1)介绍中国富营养化发展与现状、滇池地区富营养化状况变化;
(2)模拟方法简介与验证;
(3)通过湖内部营养素的循环过程分析各过程贡献定量;
(4)夏季出现营养轻度限制的原因分析;
(5)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证明模型的发现结果。
(四)报告14:针对水循环过程的局地污染治理策略:关注化学转化过程
报告人:Stephan Küppers教授 (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中国自然水体污染现状、水体内过程简介;
(2)方法介绍:电化学串联质谱(EC-MS);
(3)沉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思路:悬浮颗粒物的组分识别;
(4)污染物/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特征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监控策略。
(五)报告15:高NOx条件下的ROx化学:近年来综合观测的主要发现
报告人:谭照峰博士(于利希研究中心)
报告主要内容:
(1)介绍大气自由基过程与观测概况;
(2)通过怀柔、鹤山、望都观测模拟结果和OH浓度比较,得出最高OH浓度和强AOC出现在北京冬季;
(3)通过观测结果提出RO2缺失源、高O3生成速率等未解问题;
(4)未来研究展望——活性氯测定;特大城市区域综合观测活动;与氯源有关的室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