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联系我们
  • 概况+
    简介
    建设定位
    依托单位
    发展历史
    合作协议
    联系我们
  • 学术科研+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专利获奖
    论文论著
    学术影响力
  • 人才培养+
    博士生联合培养
    研究生联合培养
    本科生联合培养
    留学生培养
    暑期学校
  • 师资队伍+
    招聘信息
    固定科研人员
    访问学者
    博士后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讲座报告
    承办会议
    文化交流
    合作伙伴
  • 管理运行+
    组织架构
    实验室主任
    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规章制度
  • 平台建设+
    建筑空间和环境
    仪器设备
    资源配置
    专项资金
    年报
首页 English 联系我们
  • 概况
    简介
    建设定位
    依托单位
    发展历史
    合作协议
    联系我们
  • 学术科研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专利获奖
    论文论著
    学术影响力
  • 人才培养
    博士生联合培养
    研究生联合培养
    本科生联合培养
    留学生培养
    暑期学校
  • 师资队伍
    招聘信息
    固定科研人员
    访问学者
    博士后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讲座报告
    承办会议
    文化交流
    合作伙伴
  • 管理运行
    组织架构
    实验室主任
    办公室
    管理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规章制度
  • 平台建设
    建筑空间和环境
    仪器设备
    资源配置
    专项资金
    年报
  • 简介
  • 建设定位
  • 依托单位
  • 发展历史
  • 合作协议
  • 联系我们

概况

  • 简介
  • 建设定位
  • 依托单位
  • 发展历史
  • 合作协议
  •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概况» 简介

联合实验室简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二十多年来,双方由人才培养与学者交流开始,逐步发展到大规模区域联合监测与先进监测设备开发、国家级科研项目合作、共同发表系列高水平成果等。联合实验室以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区域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基地以及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杰出学者与优秀青年人才为宗旨围绕我国区域污染的突出问题,开展区域污染立体监测与模拟、大气与水污染形成机制、区域污染-气候变化相互作用及健康效应、水土气界面物质转化、河湖系统中物质相互作用及通量效应多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研究,显著促进了区域环境污染相关气、水、土、健康、管理等学科交叉,实现了区域环境防治亟需的学科融合,在国际上形成了北京大学环境学科的鲜明特色。目前,联合实验室已在在研发高精尖测量设备、组织外场观测实验、开展实验室研究、深入分析和挖掘数据信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不少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19 北京大学
办公地址:北京大学环境大楼 北京, 中国, 100871 电话:010-627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