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罡院友的采访记录
一.背景介绍
刘新罡,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物理与环境化学、大气环境监测、大气光学。2014年11月25日14点,我们到达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对刘新罡师兄进行了一场约1小时30分的采访。
二.采访内容
(受访者:北京师范大学刘新罡老师,以下用“刘”代替;采访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李垚纬、徐晔楠,以下用“环”代替)
·关于未来发展与规划
环:您在求学期间有对未来做出什么具体规划吗?
刘:我觉得是这样的,“职业规划”这个词的提出还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我1995年上大学,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职业规划的说法。但你要说对人生的规划,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点想法。我高中时学习还是可以的,当时报考了北大,但是没有考上,就录取了第二志愿,去了青岛大学,但是专业又不是我喜欢的,是关于纺织化学这一类的。所以说就总是觉得这种生活不属于我,没有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刚开始还有点自暴自弃的样子,也曾经想过去复读,但复读又觉得压力太大。后来就选择了考研,考上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旧称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学习气象学专业。那时硕士毕业后有很多工作机会,包括国家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以及一些监测部门(我本人就是学监测方面的)的工作岗位。但总觉得还应该再追求一下,而且心中一直有一个“北大情结”,所以就考了博士。当时也是同时收到了中科院和北大的两份录取通知书,我最终也还是选择了去北大,尽管当时中科院的博士工资待遇比北大高多了,但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北大,这也算是“曲线救国”吧,虽然高考没考上北大,但这辈子总要去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说从求学来讲,应该说是一直孜孜不倦地想到自己理想的学校去的,这也算是一个人生规划吧。另外从就业上来说,我本科毕业时,去过一个与纺织化学相关的轻工业集团,当时工作了两年,虽说环境艰苦,却没有想过跳槽,就想着把当前事干好,但是渐渐地就觉得这种最基层的车间工作也不太适合自己,而且当时轻工业也一天不如一天,于是当时就想通过继续求学来改变自己生活。后来博士毕业后也考了国家气象局的公务员,被顺利录取。当时正巧北师大在招老师,我就投了一个简历,面试后就被录用了,当时也和我的指导老师沟通了,他也表示支持。我本人也很喜欢教育工作,在上大学时也做过家教,这个职业和自己的性格也很相符。
所以其实不论求学还是求职,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不断地学习调整,最终找到这个位置,也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了就要好好地干,享受这个过程。
环:您刚才提到,在中科院和北大之间选择的时候,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工资待遇低了不少的北大,那您当时有没有遇到不被家人理解的请况?
刘:算是有吧。但是我是总是觉得人生要有理想,它是物质金钱无法代替的,而我的理想就是去北大读书。后来家人也尊重了我的选择,理解了我。
环:您觉得就我们环境专业来讲,保研和出国各有什么利弊呢?
刘:近几年因为美国经济不好,出国越来越难。自费他们当然欢迎,但你要是想拿他们的奖学金读书,要求越来越高了,名额是越来越少了,因此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而国内的保研比例还是比较稳定的,从30%到50%(这是由教育部、各高校教学水平决定的事情)。国内外读研差距最大的应该还是治学环境。外国人做研究是因为爱好,没有求职的压力,选择的都是喜欢的,因此可以安安静静地做研究。而国内的情况是你可能做不到喜欢的行业,不喜欢的行业也要为了生计去干,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工作做好,治学环境就不太理想。未来几年估计还很难达到想做什么做什么的环境,只能等它慢慢发展。现在国际化的平台使得我们的研究都是很透明的,只是技术手段可能不像国外那么健全,但我们也在慢慢追赶,现在相差已经不多了。坦率地讲,保研在国内攻读研究生也有利的一方面。出国你可能会接触到比较前沿的东西,但在国内读研,同学之间比较熟悉,可能就业后合作起来就比较水到渠成,相对容易一些。在国内读研呢,也能学到很好的知识,现在的你们要把你们的未来规划好,要有向上的追求,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资。达到最高点,自然风景无限好。
环:您能谈谈对本科生科研的看法吗?
刘:我本人也带本科生参与科研。我认为老师人数多于学生人数的模式是比较好的,但像我们现在本科生扩招后效果就不比从前了。一个老师每级带4、5个本科生时效果就非常弱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事交给那么多学生。以前人少的时候我很迫切地需要他们帮助我做一些工作,他们也十分乐意参与。我觉得现在北大的师生结构还是比较好的。
通过这个训练,一是在不影响你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可以跟着老师做一点研究,接触具体的环境问题。原来的课上可能一节课讲很多、很大的环境问题,跟着老师可以深入到某一方向、某一个具体问题,那么你可以具体地由面到点地研究。就好像肌肤一样,你原来看到的是表面的光滑,现在你可以从一个点深入地去看它的肌理。我觉得这会有助于激发你对认识其他机理的兴趣,获得认识其他机理的经验;而且从方法上来讲,它可以使你本科学习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应用。比如说我带的本科生在做近十年来各发达城市机场能见度和气象的关系时,很好地应用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统计学知识。老师上课讲的是非常枯燥的,学生是不知道这个知识怎么应用到环境上来的。但如果你跟老师做这个项目,你就可以边学边用。所以我觉得本科生科研对个人专业素养和其他学科知识应用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学习和工作中的经历与感悟
环:那您在多年的求学中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刘:我觉得在我求学之路上,从小学到博士,有两件事带给了我很大影响。一件是我初中数学老师对我的影响,我初中时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比较贪玩。当时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豆蔻年华》,电影中有个小姑娘在自己的文具盒里夹了一张字条,写道:“我是一个穷苦的孩子,我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看完这部电影后没几天,数学老师上课抽背我们数学公式,我偷懒没有好好背,就在课上被数学老师批评了。后来在课后老师就和我说:“唉,你也是一个穷苦的人,不如你也写一个纸条放在文具盒里吧。”就这么一件事我觉得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那以后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老师当时真的是切中了要害,真正让我认识到我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贫苦的家境,改变自己的命运。另外一件事就发生在我在中科院读研究生的时候。那时我刚入学,刚接触大气化学,我的导师就让我每天用相机记录五个角度的天空,通过那一年365天不间断地照相,我有了自己对大气的认识,这可以说是任何人无法和你分享的一种切身经历,它让你天天浸染在这种情境中,让你亲身去感受大气的变化,我觉得这对培养我对大气的感情和对污染问题的认识来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学习过程。我慢慢就在那一年当中热爱上了这个专业。在原来没有雾霾极端大气污染时,大气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冷门专业,不及水污染方面工程运用那么广泛,就业面也很窄。但是由于那段时间慢慢的熏陶,我就对它产生了兴趣,从而选定了我钻研的方向。所以说这两件事一个是明确了我的学习,一个是明确了我的专业。
环:那您现在从事大气污染方面的工作,您觉得这份工作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刘:最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刚才也提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说是坐冷板凳的,专业领域不被社会重视。但是我们经过这十来年的知识积累,我们积累了一些大气污染的知识,研究大气污染的技术和经验。大气污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时,我们的研究成果在逐渐被社会认可,为公众认识大气污染、为政府治理大气污染贡献自己的知识。现在我们能为国家解决一些问题,能够为老百姓做点切实的事情,以及在全社会普及环保观念(现在我也常在报纸等媒体上发表一些观点,计划出版一些雾霾方面的书籍),也算是发挥了人生的价值。
·关于学科交叉
环:您研究生学习的是大气物理,为什么博士生又选择学习了大气化学呢?
刘:我本科学习的是有机化学,其实现在的研究也偏向化学。这是因为我高中的时候就比较喜欢化学。另外,当时学习大气物理的时候我主要学习的是光学,有关能见度、消光等等,其实可以说我在读博士时依然研究的是大气物理的光学。但不同的是,我当时有一个思考,如果仅做大气物理或大气化学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很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如果利用我的背景,结合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做研究,就能够找到一个创新点。我把大气中的化学组分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化学组分与其光学性质的定量关系,谈不上是学科交叉,但也算是一个知识点的交叉吧。
环:您认为有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优势体现在哪里?
刘:我认为多一个学科的知识总是会比只了解单一学科看问题视角更宽。比如最近两年我在研究雾霾的成因。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它既需要大气物理的知识,也需要大气化学的知识。因为首先排放、扩散是物理过程,排放物在大气中转化是个化学过程,颗粒物如何影响能见度又是一个光学问题,将这些过程系统化地串联起来就需要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两个领域的知识,单一学科无法完成,看问题也不能深入。
环:您在本科阶段是否有选修双学位的经历?
刘:当时我很想选修经济学,但由于大学时两个校区距离比较远,老师选拔的时候限定招收附近校区的学生,因此很遗憾错过了选修双学位的机会。但当时我的兴趣比较广泛,自学过法律、计算机编程、经济学,感兴趣的都有所涉猎,知识面相对比较宽。我建议你们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感兴趣的就学一点,本科知识不怕杂、不怕宽,以后研究生有很多时间去钻。把知识面铺宽是一件很有益处的事情,建议你们多选一些其他学院的课,北大提供那么多课程,要好好把握时间和机遇。
·对环保方面的看法
环:确实就像您所说,早些年环境科学是个不为人知的专业,很多人都没有环保的意识。那到后来像PM2.5这一类的事件发生后,突然间公众就开始对环境问题产生了恐慌。但实际上我们看到,许多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是十分薄弱。在重大环境问题发生前,环境从业者就被问道:“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等到环境问题出现后,人们又质问:“你们干嘛去了?”那您觉得针对这种公众普遍缺乏环保相关知识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好普及工作?
刘:对,以前确实是这样,在公众不重视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环境从业者就觉得很陌生。按道理说,我们研究者就应该坐冷板凳,我们高校老师,就应该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时公众不理解我们,也是情有可原的。而当我们把一些问题、一些建议反映给政府时,政府当时可能认识不足,没有重视,也就没有向全社会做好环保的宣传工作,所以这就造成了行业冷门。我们从事的研究领域冷门,我们的声音反馈到政府层面就被埋没了,好像我们就真的啥也没干。可是实际上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都是在逐步加深的。也就像你们说的公众都是在重大环境问题发生时才关注到环境污染,可我觉得那时也太晚了。这时公众抱怨:“研究者都去干嘛去了?”研究者实际上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只不过是他们向公众传播消息的渠道太少了,导致了公众的不理解。至于如何做好环保科普,我认为难度还是挺大的。我们目前的主要科普对象还都只是高校环境专业的学生,就连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都不能给出一个PM2.5的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说科普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不过近几年我国兴起的一些环保NGO对这项工作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的,政府也逐步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相信这个问题还是会得到很好解决的。
环:既然公众的环保意识还是很薄弱,那您认为他们在环境污染方面的责任有多大?
刘:要说责任吧,我觉得虽然老百姓可能在一些生活习惯上有些不环保,但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人还是企业。我们前些日子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发现,许多工厂企业夜间在偷排,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所以我们就在想,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都去哪了,政府的监管又去哪了。不过我们在广东、河南等地农村调研时也发现,大部分农民把秸秆大量焚烧了,这种行为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质能。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民的这种处理方式也是迫不得已的,我们现在号称要发展生物质能,可是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就算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成本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说,节能环保领域还是需要很大的技术创新和经济投入。
环:那在您看来,我们农业这一方面的环保投入是否应该加大?
刘:是这样的,目前我们农业价值被大大低估,就拿燃烧秸秆为例吧,农民们费好大的劲,花了好几天的功夫把秸秆运回了家,处理后所获得的利润根本比不上工人一天的产值。还有就像我们的大米价格,平均来说,不到世界市场价格的一半。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工农业的一根杠杆在起作用,如何平衡好这根杠杆,就需要政府部门好好思考。所以,加大农业上的环保投入是有必要的,让农业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又尽量使农业生产转变为环境友好型模式。
环:虽然目前环境问题局势还是不容乐观,但我们也看到了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政府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那在您看来,环保领域的前景会如何?
刘:这其实还是个社会发展问题,首先是人们吃饱了穿暖了,就自然想到生活得再舒服一些。另一点就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也会不断发生价值回归,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就是人类的身体健康。由于人们会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包括呼吸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疾病危害,自然而然地社会的监管、社会的管理体制会有很大的改进。当然我们也需要给政府一定时间来进行体制的改革,而这当中,对我们环境领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法制的健全以及环保监管体制的完善。还有一种力量我觉得在未来也会在环境领域发挥大的作用,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NGO,也可以称作“第三方”。目前在许多环保项目以及监管体系中,政府已经慢慢开始引入“第三方”,三方的互相约束和协作当然会比两方甚至单方要好。最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公众自觉意识提高了。就像我是搞环境的,我有了这种环保自觉性,至少说我离开办公室后会随手关灯,洗过脸的水会用来冲厕所等等。这也是你们刚进入环境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环境素养和责任感,如果人人都有了这种责任感,那环境方面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当然了,这种转变与发展还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我们环境人的作用就是促进这种转变的实现以及快速实现。总的来说,环境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环:您刚才提到第三方的介入可以监督企业和政府的交流,来避免他们之间不正当的关系。但实际上也出现了很多政府对第三方的不信任的情况,那您认为政府放开对第三方的限制的难度有多大?
刘: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觉得第三方的介入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我认为将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是政府花钱买服务。政府部门的编制是有限的,每个部门的人数自然就有限,而且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精力也都有限,在各种环境问题面前,光靠政府的一己之力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说政府不用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可以转交部分事务给第三方。这里所说的第三方含义是很广泛的,举个例子吧,政府要控制一个村子农民秸秆燃烧问题,就可以找到村里某个德高望重的人,让他充当第三方的角色,来监督村民的行为。这种方式,比政府人员在田间地头和乱烧秸秆的农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效果好多了。当然了,如果能再引入另一个第三方来进行评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执行—监管—评估”三方制衡的机制,加大了企业违规的成本和风险,也就减少了环境污染。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环:就像您说的,我们确实应该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条件,多多涉猎。因为环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和经济、社会等学科都有很大关系,单靠学习本学科的知识真的不够。
刘:是的,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今年夏天我到云南鲁甸灾区参加救灾,一方面空气中的细菌(生物气溶胶)也是我们环境所研究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社会责任感,我想亲自去看看,做志愿者帮忙发物资,做心理安抚等等。在那种环境中我接触了很多淳朴的人,有一些社会志愿者,年龄和你们差不多,在那里做心理安抚,一待就是五年。这五年里他们能得到什么?从物质上来讲没有任何报酬,也错过了很多本该属于他们的机会,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对我们这些在城市里学习、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是一群很陌生的人。他们的生活与我们所谓规范的生活格格不入,但他们拥有更高的思想层次,拥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我觉得你们大学生应该多做一点社会实践,像那些志愿者,在那里学以致用。大学生应当有这种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多见识这个世界,一定是对人的成长、发展有益处的。
环:嗯,您说的没错。我们两个都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之前曾去河北雾灵山探访过那里的留守儿童学校,确实有很大收获。另外,我们虽然不能在实际上帮助他们太多,但这种活动带有一种宣传性质,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活动向社会宣传这样一种意识,让社会知道有很多人还需要我们的帮助。
刘:我觉得当代大学生不要局限于知识的帮扶,社会更需要你们去建立一个让需求方和供应方对接的平台。民间有很多组织和爱心人士愿意提供帮助,却缺乏稳定可靠的渠道。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这不应该是北大人追求的。如果你们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那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北大人有这个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你们缺的是金钱,不缺的是精力和创新。不要做一个蜡烛,而要做一个火柴,去点更多蜡烛。
环:您对我们环境专业的学生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寄语?
刘:学习环境专业,我们是生当逢时,你们更是,因为你们是带着社会问题进入这个学校,学习这个专业,我们毕竟是等了十多年环境问题才有了现在的热度。你们可以带着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这一点比我们那时候条件要好,知识的可用性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具体到我们这个学科,我们开设了很多课,物理、化学、经济、社会、心理我们都懂,但谈到我们这个学科的最基本的方程却是没有的。基础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方程,我们环境学科应该还是一个应用专业,是找不到核心方程的。我们是一个很“杂”的学科,最终面向社会,这就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你们有很多个假期,可以多参加社会实践,发现社会需求,再带着问题去学习,而且不要怕学的“杂”,本科阶段完全可以多学一点,而且要学得扎实。书到用时方恨少,未来你们的研究中会用到很多知识,你哪一方面的知识欠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短板,所以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做到有备无患。最后,还有一个建议是希望你们都能有多一点的兴趣爱好,因为毕竟我们学习环境的学生最后并不都是从事环境方面工作的。你们也可能在其他领域上有极高的天赋,如果能够学习双学位或者辅修,最后进入了其他行业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希望我们学习环境的人可以遍布在各个领域,以后可以从社会各个层面发出声音,不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吗。
环:环境学科确实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我们以后也可能最终从事经济等其他工作,但是拥有环境素养的人进入其他领域对环境的治理想来会有很大好处的。
刘:确实是这样。银行有绿色信贷,建筑中也可以从室内空气质量的角度作更合理的设计,有环境素养一定比没有要强得多了。
三.采访心得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不但得到了很多师兄提供的关于未来个人发展与方向选择的宝贵经验,更是明白了“优秀”的真正含义。所谓优秀,并不仅仅指作为研究者的优秀,更是指作为个体的执着和作为社会人的全面。师兄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职业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都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环境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们希望这篇短短的采访稿能给所有环科人一些人生的指导,当我们喊出那句响亮的“给我二十年,许你一片碧水蓝天!”的口号时,希望我们也能真正地脚踏实地,践行一个环科人的应有的优秀品质。
采访&撰稿人:李垚纬 徐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