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COP18)即将最终审议将中链氯化石蜡(MCCP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纳入公约管控化学品清单,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或严格限制其生产、使用和排放。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是一组由直链烷烃氯化后得到的含有10~30个碳原子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因其兼具增塑性和阻燃性,化学性质稳定且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粘合剂、防水涂料和橡胶等多种行业制品中。按照碳链长度,CPs可分为短链氯化石蜡(SCCPs)、中链氯化石蜡(MCCPs)和长链氯化石蜡(LCCPs)。多年研究表明,作为当前我国及全球主导CPs应用产品的MCCPs,与前期已被公约管控的SCCPs同样,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多种潜在的人体健康和生态毒性,二者构成了迄今全球生产、使用和排放量最大的POPs,对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是MCCPs生产和使用全球第一大国。受技术及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MCCPs在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行业中的应用尚难以替代。为履行POPs公约,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我国将“中链氯化石蜡暴露风险控制与绿色替代技术研发”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得批准实施。其中核心课题之一“中链氯化石蜡在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绿色替代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北京大学牵头,联合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和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总经费1125万元,旨在从绿色和可持续化学替代评估方法与技术出发,评估、筛选和研发聚氨酯防水涂料行业氯化石蜡绿色替代技术,开展年产量≥100 吨无氯化石蜡的绿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示范工程,解决中链氯化石蜡在聚氨酯防水涂料领域的绿色替代难题,保障我国防水涂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POPs履约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4月18日-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中链氯化石蜡暴露风险控制与绿色替代技术研发”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广州召开。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建国研究员作为该重点专项课题五“中链氯化石蜡在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绿色替代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的课题负责人,先后从课题考核指标、实施路线、工作内容与年度计划等各方面对课题实施方案的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论证。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