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度教职工大会暨寒假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勺园弘雅厅举行。学院教职工及部分退休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院长刘永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会议聚焦科技创新,梳理总结2024年发展情况,研讨谋划学院下一年的工作重点。会议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张琰做专题报告。
姚卫浩介绍了学校校企合作、异地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相关工作情况,回顾了过去一年学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他表示,以2025年 “科技创新年”为契机,科技开发部将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涵育北大特色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加快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全面服务科研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姚卫浩作发言
张琰介绍了近几年北大理工科科研的整体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在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新时期,国家科技机构调整、政策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以及遇到的新问题。张琰还就北大2025年“科技创新年”的初步安排进行了介绍。他同时希望老师们不断加强科技成果的凝练储备,擦亮“北大科研”的金字招牌。

张琰作发言
李振山作学院2024年度党委工作报告。他表示,过去一年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落实巡视整改任务,推动学院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学院持续以评估促学习、以谈话促沟通,全面提升师德师风教育实效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讲好学院党建与学科发展故事,策划推出学院首篇阅读量10万+的推送;持续优化“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建机制,发挥党建在学生思政教育“主心骨”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学生就业视野和国际视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强化安全教育,扎实落实安全责任与安全检查;践行“暖人心、聚人气、促学科”,打造“环享·薪传”教师工作坊并获校工会示范活动立项,用心支撑教师发展;积极开展离退休教师关怀工作,深化院友联系与基金募集,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院友互动氛围。

李振山作报告
刘永总结了学院2024年度行政工作,回顾了过去一年学院各项发展事业新进展。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ESI学科排名跻身全球前万分之一,顺利通过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落实学校“学科质量年”部署,研讨制定推进本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具体举措,推动环境健康列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目录;坚持引育并举,新增多名高层次人才,多人获科研奖励;扎实推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年”工作,教改立项再创新高,卓越环境实验班和PKU-LSE硕士双学位项目进展顺利;服务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的区域实践,牵头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扎实推进全重重组,北京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基地竣工;拓深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主办多场大型国际会议,国际交流互访频繁;多个校企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技术产品持续产出。

刘永作报告
郭松、杨武霖、戴瀚程和宫继成四位教师分别代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健康四个二级学科作汇报。四场汇报聚焦本学科的发展战略,汇报了各系本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剖析了本学科在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教学工作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和工作计划。
郭松汇报了环境科学系的学科发展定位、新兴重点方向、队伍建设规划以及学生培养体系。他表示,环境科学系未来要进一步明确“传承与发展”,坚持“抓大事”“做实事”“出成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并主动精准出击。郭松还介绍了环境科学系人才库的近期工作进展。

郭松作汇报
杨武霖回顾了北大环境工程学科30年的发展历程、现状挑战与优势特色,介绍了环境工程系未来发展的新兴重点方向以及发展战略路线图。他表示,环境工程系正在开展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双轨并行的模式,未来将持续引进和培育稳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引领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

杨武霖作汇报
戴瀚程在报告中强调了推动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增设环境管理二级学科的重要意义,并回顾了学院参与编制《环境管理二级学科发展报告》的相关工作。他表示,环境管理系将持续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搭建环境管理思想库和环境综合决策研究平台,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具有交叉学科与问题导向研究背景的人才,构建国际化学生培养方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戴瀚程作汇报
宫继成在报告中回顾了环境健康系2024年的新动态新成果,并从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梳理总结了环境健康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已采取的举措与成效以及下一步计划。宫继成表示,未来环境健康系将继续坚持“打开思路、主动出击、准确定位”推动人才引育,并着力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国际化培养。

宫继成作汇报
本次会上还举行了环境科学系副系主任的宣布任命仪式,任命谭照峰为环境科学系副主任。刘永为谭照峰颁发任命文件。

刘永为谭照峰颁发环境科学系副主任任命文件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学院队伍建设、工程技术系列人才梯队构建、科研项目申请以及北京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基地建设等问题展开探讨,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与会人员交流讨论
为增进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发挥先进工作者的模范引领作用,大会邀请年度考核优秀教师代表要茂盛、刘文、覃栎、宫继成分享工作成果。
要茂盛介绍了课题组过去一年在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团队利用大鼠实时监测全国15个城市空气毒性研究工作进展以及“病原体安检”设备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要茂盛作分享
刘文介绍了团队在水中新污染物控制化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表示,未来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加强理论技术创新与实际工程应用,努力为践行新污染物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产品装备和应用实践。

刘文作分享
覃栎介绍了课题组在“基于人-地耦合的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风险”方面的研究框架、具体思路、方法手段与成果业绩,并分享了自己在开展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

覃栎作分享
宫继成介绍了课题组在“大气臭氧暴露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团队通过长沙远大城人群空气污染暴露干预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开展的臭氧暴露与心血管健康效应研究,显著强化了臭氧与心血管健康效应的因果关联证据。

宫继成作分享
大会颁奖环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年度“教学工作奖”“教材出版奖”“招生贡献奖”“招生工作奖”“年度优秀奖”以及“奖教金”获得者颁奖,表彰他们为学院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陆克定为“教学工作奖”获得者颁奖

陆克定为“教材出版奖”获得者颁奖

邱兴华为“招生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邱兴华为“招生工作奖”获得者颁奖

陆克定、邱兴华为“年度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陆克定、邱兴华为“年度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李振山为“奖教金”获得者颁奖
展望2025年,学院将紧密围绕学校“科技创新年”主题,面向更健康和更可持续的未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争取得更多创新突破成果,实现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