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少萌教授课题组与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统计核算部,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办“煤炭甲烷排放测量与清单编制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会议邀请到来自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煤炭工业加工利用协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知名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煤炭甲烷排放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和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张存群到会致辞。
大会合影

徐华清致辞

张存群致辞

李少萌作会前说明
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陆克定和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统计核算研究部主任马翠梅共同主持。
陆克定主持

马翠梅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深入分析中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的变化趋势及甲烷监测方面面临的挑战,强调甲烷减排对近中期减缓气候变暖具有关键作用,指出煤炭领域减排工作是我国甲烷控排的重点任务之一。
张远航作报告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指出,全球甲烷减排形势严峻且充满挑战,中心长期支撑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多项甲烷减排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推动煤矿等重点领域的减排工作。
徐华清作报告
报告环节,与会专家们就煤炭行业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监测检测、减排利用等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和困难挑战进行报告和探讨,总结了煤炭甲烷排放清单编制技术的最新进展,涵盖从甲烷排放网格清单的时空演变到遥感与走航监测的协同应用。多个案例研究表明,星地协同观测、数据融合以及基于大气浓度反演的量化方法在提升甲烷排放监测精度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此外,针对煤矿瓦斯减排的监测技术和利用方案,专家们提出了行业协作与技术突破的可行路径。

专家作报告
圆桌讨论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核算方法面临时空精度不足、数据获取难度大等挑战,强调现有监测技术在高精度排放量化中的潜在优势与不足,并建议未来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的标准化与适用性,推动行业核算方法向精准化和高效化发展。
专家进行圆桌讨论
本次研讨会为煤炭行业甲烷减控排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技术指引,积极探索甲烷减控排领域多样化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对提升我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监测和数据核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