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学院持续优化和集成学科布局,探索文理工医的学科交叉融合,建成系统完整的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并进一步聚焦大气复合污染与区域控制、水污染控制与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管理与全球环境治理等前沿方向。
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
(1)环境科学二级学科:以“‘双碳’背景下,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协调影响机制及调控原理”为核心,重点开展大气化学与大气物理、水环境与海洋科学、区域复合污染与全球变化、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等领域研究。以开发先进环境监测和分析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基础学科的方法,揭示大气-水-土壤多圈层间的物质循环规律,发展污染物在多圈层迁移转化去除机制模型,识别复合介质中的污染来源,研究环境问题的生态效应和全球影响。在继续保持大气化学研究这一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面向国际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拟拓展新污染物、生物气溶胶、环境大数据等新兴研究方向,重点关注碳中和背景下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气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跨介质污染物协同控制原理、生物安全与生态健康等研究方向。
(2)环境工程二级学科:以全物质通量效应及其调控为核心,发展现代环境工程。基于技术创新和集成,在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化领域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在新原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重点发展环境(微)生物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系统工程及环境大数据等新型学科方向,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系统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综合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新污染物源头控制与治理、土壤-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碳捕集与碳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以“全物质通量”为标签打造具有鲜明北大特色的学派,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学科发展方向整合为河流全物质通量理论及流域综合调控体系、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全链条关键技术体系、碳捕集与碳转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三个方面。
(3)环境健康二级学科:以人群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关系为核心,揭示环境因素危害人体健康的机制并定量健康风险。加强与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生物/分析化学、社会科学、统计和大数据等学科的交叉合作,重点推动环境暴露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向,将暴露组学与代谢/蛋白/表观/基因等组学技术结合以揭示环境因素尤其大气污染人体健康危害的机制,定量其健康风险,发展预防和干预措施。拟拓展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环境暴露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将通过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政策支撑等多种方式,引领全国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
(4)环境管理二级学科: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理念为主线,突出以环境过程及环境-社会作用机制为基础,揭示人类环境行为调控、环境与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机制,研究行为主体环境行为与社会决策行为,推动政府、企业、公众、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的环境善治与环境公共管理。重点突破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及环境变迁的社会经济反馈的综合评估方法,支撑环境可持续管理综合决策,推动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拟拓展全球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经济学、智慧环境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布局
方向1:大气复合污染理论与区域联合控制
重点研究城市群区域排放、化学反应、气溶胶动力学和气象等大气理化过程的非线性响应机制,自由基和氧化机制、大气气溶胶核化和生成机制及其对区域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地表变化对气候和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区域复合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
方向2:水污染控制与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研究河流多介质中多相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流域污染源治理关键技术与河流物质通量调控、新污染物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针对大江大河开展系统的全物质通量观测、效应分析及流域通量调控技术研发,形成“机理-技术-工艺-调控”的全链条体系,支撑现代环境工程体系建设。
方向3: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重点研究大气污染、气候变化、新污染物,及其复合暴露的人体健康效应,将多种组学和在线监测仪器等新技术应用于发展环境暴露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揭示环境因素危害人体健康的机制、发展环境污染健康风险的评估体系及预防和干预措施,为基于健康的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关键的科学依据。
方向4:环境管理与全球环境治理
重点研究环境-经济-社会运作机制的机理与机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制度变迁的环境效应及环境变迁的社会经济效应综合评估;多尺度多维度的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规划、管理与政策;多主体环境行为与社会决策行为及环境管理和政策响应;能源-经济-贸易全球环境变化及全球环境公约履行、全球重点区域(如亚洲季风区)环境与资源管理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