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2021级博士班,联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研究生会、2023级硕士班,在线上组织开展“南北联动,学院共建”交流分享会,旨在加强两个学院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认知,进而促进对学院发展以及创新融合可能性的深度思考和实践。
两学院近80名同学参加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党团班建设、学术、就业等话题,以增进南北两地环境专业同学间的沟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王昱博,深圳研究生院团委副书记、环境与能源学院2023级硕士班班主任袁晓铃,环境与能源学院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冯凝受邀参会,会议由环境与能源学院2023级硕士生团支部书记尚雪主持。
环境与能源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韩瑞天代表学院进行介绍。自2009年成立以来,环境与能源学院始终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新工科,打造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市场应用与国家战略决策支持于一体的减污降碳科技产业创新高地。环境与能源学院研究生在五大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社会实践、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氛围,鼓励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兄弟院校的师生与社会各界交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石益路代表学院进行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始于1972年,是我国最早开设环境学科教学与科研的机构之一,目前开拓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健康四个前沿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成立于2007年,主要由常代表、主席团和部长团组成,下设联络部、就业部、学术部和文体部四个部门,在参与式校园管理、互动式学生维权、启发式学术交流、专业化社会实践和多样化文体活动等方面,增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围绕“如何更好地加强环能-环院南北联动、学院共建”,同学们畅所欲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汤默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少轩、环境与能源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韩瑞天、环境与能源学院2023级硕士班党支部书记邵宇铭均表示,希望可以常态化开展南北联动、学院共建活动,同时发挥北京和大湾区的优势,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互相学习进步。例如,两地同学可以以班级、课题组以及社团等形式对接,互相分享学术科研和集体活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梁捷颖同环境与能源学院柯雨露就“如何提高环境相关专业就业质量”进行了讨论,提出可以加强与企业、校友以及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为同学们提供内推、就业经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帮助。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白杨同环境与能源学院杨青涛就“如何加强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展开了创新性讨论,提到可以尝试在党支部设置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即硕士博士生一年级以横向为主,开展专项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促进不同研究方向青年间的交流;对于二年级及以上的,考虑以纵向建设为主,按专业设立党支部,这有利于推动党支部活动与研究生学术发展、就业引导紧密结合,既迎合研究生博士生发展需求,又能够提高党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宗治同环境与能源学院张润乔就“如何提高学院学术氛围”展开了讨论。曾在深圳研究生院上过课的吴宗治对环境与能源学院老师的教学水平印象深刻,也对其学术沙龙的形式赞不绝口。张润乔则建议建设“名家分享南北联动,内部沙龙南北联动,学术社群南北联动”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本部和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参与在线平台或社交媒体群体的形式,方便学生和教师分享学术资源、经验和问题,提供一个讨论学术问题的平台。
王昱博表示,两个学院亲如兄弟,一个地处鹏城,一个身在京城;希望在未来两个学院能够多多交流,也欢迎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学子能够有机会来本部参观交流。袁晓铃表示,非常高兴能共同促成本次学生间南北联动的交流机会,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两院南北联动交流模式能够常态化进行。冯凝指出,环境与能源学院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之间的关系既亲近又陌生:亲近是因为在环境与能源学院任教老师与本部老师之间的学术合作密切;陌生是因为对于同学们来说,相互了解的机会太少,希望日后能有机会线下交流学习。
至此,本次“南北联动、学院共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线上交流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