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2017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的环保宣传工作,提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法制观念,提高环境宣传教育知晓率和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进一步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2017年6月5日下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与门头沟环保局合作共建,共同赴门头沟葡东社区开展了“6-5环 境日”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由门头沟环保局挂职副局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江磊博士主持。本次活动围绕“十三五”环境人该怎样解读、参与 垃圾分类、同呼吸共命运—PM2.5污染防护、共建家庭低碳生活、“爱心手拉手、环保共行动”变废为宝五个主题展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党员以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社区环保需求为导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社区绿色化进程。
一、“十三五”环境人该怎样解读
在本次环保宣教共建活动中,第一部分是立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以环境人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的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刘牧时首先对党的五中全会进行了普及介绍,并总结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可以真正看得见的惠民成果,同时宣教同学们总结了十大民生亮点、五大发展理念等内容,从 而让社区居民们对十三五中的环境理念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图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刘牧时介绍“十三五”规划纲领
二、“爱心手拉手、环保共行动”变废为宝展示
在日常生活中,不免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弃物,但其中仍有很多东西可以被利用起来,这样既可以节约家庭开销,也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硕士生赵晨以一次性水杯、吸管以及丝带等简单的小物件为例,向社区居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简单的材料制作出小灯笼,居民们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制作的活动中,同时进行宣教的同学们也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帮助社区居民共同进行制作。
图2-5: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硕士生赵晨演示如何“变废为宝”并与社区居民积极互动
三、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随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占子玉老师结合社区现状,立足绿色生活,针对垃圾分类回收进行科普介绍。居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占地、减少污染等,还可以变废为宝,因此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帮助居民如何将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会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的效果,对环境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该部分讲解过程中,居民们听得 十分认真,不时参与互动问答,纷纷表示会从自身做起,做到垃圾分类,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图6: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占子玉介绍垃圾分类回收知识
四、同呼吸共命运—大气微课堂
由于近年来雾霾频发,居民们对于大气污染方面的知识十分感兴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博士生杨新平以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为基础,向大家展示了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倡导大家能够从生活当中降低个人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例如减少私家车出行、多乘用公共交通等。此外,还向社区居民介绍了各种口罩的性 能以及性价比,呼吁大家在雾霾天中做好对自我防护,保护身体健康。
图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博士生杨新平讲解大气污染成因
五、共建家庭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一词在很多年前便已出现,但是大部分居民对于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低碳生活了解的很少,在本次活动“共建家庭低碳生活”主题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硕士生朱弘琳向出席活动的居民说明了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等,让居民们能够充分意识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向居民们介绍了一些节电与节水的小窍门,并分享了低碳八条原则,通过细致的讲解说明,居民们表示从中收获很大。
图8: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硕士生朱弘琳科普低碳环保知识
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第三个“环境日”,中国环境保护部27日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在今年的环境日期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将按惯例举办一系列宣传纪念活动,积极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走访居民,推出一系列围绕环境日主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策划制作的公益活动,举办环境日主题系列宣 传活动,以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图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区共建活动工作人员合影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2017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