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速流过,BCUC2015项目就这么结束了,快到恍然间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梦,一场美妙、精彩的梦。在这场梦里面,我们和丹麦的小伙伴们一起探寻环境友好产品的发展模式,一起思考北京PM2.5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一起品尝开放式三明治和北京烤鸭,一起研究生活在哥本哈根和生活在北京的差异及其原因。哥本哈根离我们很遥远,但在梦里,它离我们很近。
课程篇
四周的课程由三个学校组织,虽然各个学校的课程方向不同,但仍然不妨碍我们从其中学到知识。
第一周,哥本哈根商学院的Sigvald老师带领我们了解Know-Who的理论及实践应用。通过对Tesla和Innoventum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丹麦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差异。现在很难再去想象开始课程刚第一天,我们就激动地讨论Tesla在华发展问题讨论到午夜十二点;也再难想象我们是如何一步步筛选Innoventum在华可以合作企业,最后找到和Wanda Plaza、Tesla合作的三赢策略。
第二周,丹麦技术大学的Niki和Morten带领我们深入了解LCA以及它在分析产品、建筑、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新陈代谢系统中的应用。很喜欢Niki 和Morten的教学模式,recap和paper discussion都加深了我们对LCA的了解。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LCA。唯一遗憾的是我们最后没有时间做完北京-哥本哈根交通出行的LCA分析对比。
第三、四周,回到北京,郑老师邀请了好多优秀的老师以及企业,围绕Air quality的主题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报告。叶文虎爷爷、郑玫老师、朱彤老师、徐晋涛老师,贺克斌老师、张人一老师的报告以及郭松老师和陈琦老师的点评都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我对北京市PM2.5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现有的治理措施等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对大气化学的了解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我们从北京市的交通情况出发,研究交通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其处理措施。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特色的不足之处,主要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北京市治霾的决心,包括北京市政府的搬迁、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真正的开始从“摊大饼”式城市走向了多中心多元化城市。相信我们的天空终将会回归蓝色,不仅仅是“APEC蓝”、“阅兵蓝”这种短暂的蓝色,而是365天每天都能拥有的“北京蓝”。
生活篇
哥本哈根同学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相差很大。他们工作日没有午休时间,不会在休息日发任何工作邮件;他们特别喜欢在街边晒着太阳吃street food,从不打伞只用雨衣;他们出门常用自行车,会为自行车配备高架桥,地铁和火车上也会配备自行车停放空间;他们喜欢喝直饮水,认为直饮水比瓶装水更新鲜、卫生;他们不能理解我们在夏天还喝热水(老地没有直饮凉水)的行为,却会时不时的买上一杯热咖啡;他们都有自己的实习或者兼职,所有支出自己承担……
他们对中国很感兴趣,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但中国文化在丹麦仍然很难渗透。哥本哈根出售的日本寿司都是正宗的寿司,出售的China box却是炒饭加炸鸡腿和薯条的四不像。他们虽然对中国的美食很感兴趣,但仍然会花几个晚上在北京城里面到处找日本寿司店和韩国烤肉店。
和丹麦同学一起品味双方文化的差异,一起探讨东西方文化融合都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在此过程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BCUC将是我人生当中一次美妙的回忆,这个暑假也会成为研究生5年里最精彩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