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送走了最后一个丹麦朋友——Tina。看着她离去的身影,背着一前一后两个背包,(后面那个差不多都有她人那么高了),我明白,我们的友谊是无法用多少个拥抱,多少次的挥手道别,多少次的说“See You” 和“Take Care”来衡量的。中丹学生建立的合作,也许是无法用简单的四周学习来解释的,这个跨国界的合作项目,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永恒的友谊。
这次课程不仅让我结实了朋友,也学会了怎么团队合作。我归属于第四组,小组报告是我们小组团队合作的基础,八次小组报告,徐涵、蒋青松、Pernille、Tina和我总会积极高效地一起讨论,然后出人意料地完成。我并不能说我们的报告很优秀,但是每一次都体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贡献。Tina遇到的麻烦比较多,比如在丹麦的最后一周,食物中毒了;在中国开课前,因台风被困在上海一个小岛上;几天后,在酒店里边做运动,肌肉拉伤,只能天天躺在床上休养。她感到十分抱歉,不能够参加我们的小组展示,但是,她总是会在微信中给我们鼓励,询问我们结果,感谢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也确实感到了小组的力量,仿佛她就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我们其他人可以分配更多任务,搜索更全面的信息,但是我们总会彼此鼓励。
和大家一起学习久了就会发现,相比来说,中国的学生更加的勤奋,大多数同学参与十分积极,但是却不及丹麦的同学高效。我是偶然在一次准备报告的时候发现的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的两名丹麦同学,Tina家住得特别远,需要两个小时得车程,Pernille需要课后做兼职工作,时间对她们来说,十分宝贵。因此每次课后,我们只有简短的时间来进行讨论,有时甚至碰上她们请假,我们只能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一起讨论。讨论中,中国的学生很容易说着说着就偏题,然后钻入得越来越深,而这两位丹麦的同学,总是会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从什么方面展开?你有什么想法?诸如此类。这既是一种尊重,也是小组展示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如果我们不明白我们在做什么,那么我们动手做就毫无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的展示就是照本宣科罢了。能从她们身上学到这些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我觉得对于以后做报告和小组团队合作是个很好的经验借鉴。
我特别喜欢Sigvald和Ole John两位教授。Sigvald为了让我们能够听懂课程,在第一天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第二天的语速比前天几乎慢了一半,为我们中国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他总是会有意识的来询问我们,是否有什么建议?你们是否听懂了?很明显,他把我们当做贵宾,而自己尽可能照顾我们,让我们每一个人理解课堂的内容。我们都很喜欢他安排的参访活动,Tesla和瑞典InnoVentum新能源公司的参观,Sigvald始终在协助我们理解,也给中丹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沟通交流。那一次海边食街的日光浴晚餐,便是在参观Tesla活动之后丹麦同学带上我们的一次难忘经历。而Ole John一直以幽默的形象存在我们的心中,他的课堂十分的有趣,因为他要求我们听他讲的时候,关掉电脑,藏起手机,抬头看他。自由的讨论,启发思考的问题,幽默有趣的中丹同学合作,参与度当然是100%了。但是所有的这些安排,都是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和练习,一位好的老师,不是简单的告诉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启发你该怎么去思考。
我们的课程学术老师是郑玫老师,郑老师在百忙之中在哥本哈根陪伴我们前几天的时间,开课前聆听我们的想法,走之前组织meeting听我们对于丹麦课程的想法和建议。第二日,我们了解到,她为了让我们中国学生有更多的收获,代表我们向授课的老师提供了许多的建议。整个过程中,她都在为我们争取更好的学习机会,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深为感动。北京的课程,我身为课程助教。知道很多背后所做的工作。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的理解课程,她请几位同学同时做课堂笔记,每日整理后发给大家。坐下来聆听丹麦同学的想法,想为他们争取更多的资助和学习的帮助。还记得第一堂课,叶文虎老师为我们讲述中国环境管理的历程的时候,郑老师亲自在旁边翻译,还经常问丹麦的同学,你们是否听懂了?甚至说到文革,她都想办法增加更多的细节来让国外的同学明白。
一个多月的课程经历,确实有些长,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是送走了Tina之后,我觉得时间飞逝。这期间的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以上谈及的几点。我十分明白自己的口语在突然增长之后,又会面临枯竭下滑趋势,但是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去表达自己,变得不那么害羞;我会用更多的词汇去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会仅是good,、;有了想法我会去主动发言,即使不一定正确,但是可以讨论。偶尔我用微信向她们问候一句,说不定很多年之后他们再次来访中国,我还能够认出他们。离别的时候,拥抱是那样的真实,我们总说以后去国外就去丹麦找他们,来中国就来找我们,不管会不会实现,但是我们都知道,快速发展的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未来这种可能性很大。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希望中国的成员们有机会一起聚聚讨论,希望中丹同学们再次相逢。
北京-哥本哈根城市挑战项目,衷心地感谢所有组织者、赞助者和参与者。友谊,团队,高校,包容,文化,沟通……我们收获的不仅仅表面的那一次次报告和最终的论文,还有掺杂在其中那重要的Friendship。希望此项目长期做下去,更希望能够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们更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