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BCUC北京—哥本哈根城市挑战项目,项目从2014年6月30日开始持续到2014年7月25日,为期四周。项目前两周在北京开展,后两周则在丹麦哥本哈根。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期间通过听讲座、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对可持续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交流活动,不同地区的学生在一起合作也让我体会到了不同的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积累了深厚的友谊。
一、可持续发展
本次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聆听讲座。在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分别从环境层面和经济层面为我们讲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让我们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社会发展和经济上的重要性。而在丹麦哥本哈根,讲座主要是由哥本哈根商学院的教授为我们讲解,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于商业案例分析方法。
在讲座之外,北京和哥本哈根都有举行小组讨论,不同成员思想的碰撞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比如在北京,中国的学生普遍认为北京的地铁人太多,很拥挤。然而在丹麦的学生看来,北京的地铁系统却十分发达:虽然人很多,但线路却四通八达。在丹麦,地铁只覆盖很少的地区,要到一个地方乘坐地铁可能还不如骑自行车方便。北京的地铁票价也很便宜,而丹麦的票价往往很贵,一张票就要花30元人民币左右。北京的地铁检票机制也十分的先进,在那么多人的情况下也能够快速检票,效率很高。而丹麦地铁没有检票系统,只是靠乘客自觉购票,这就导致很多人逃票。丹麦的地铁里面也没有明显的指示标志,不如北京的地铁系统那样一目了然。在听了这些之后,我们对北京地铁系统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同样的,在丹麦也有类似的小组讨论,内容也同样丰富多样。有一次我们讨论一个环保沐浴液的销售策略,这个沐浴液可以用更少的量达到同样的清洁效果。我们的担忧是由于容量变少了,消费者可能不会选择购买这样的产品。有的小组提出的想法是通过广告推广这种产品,类比现在其它科技,比如更轻便的运动装备,说明该沐浴液虽然减少了容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洗涤效果。另外一个同学提出,因为人们只是关心使用次数会不会降低,我们只需要在商品的包装上给出使用次数,而不给出产品容量,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些想法在我看来都很有创意,也只有通过和不同的人交流讨论,我们才能够看到这些不同的想法。丹麦人对待问题更有想象力,没有考虑现实的限制;而我们则更多的从可行性上分析问题。
除了小组讨论之外,我们还参观了许多地方。例如我们参光了北京市的垃圾填埋场、北京市园博园、北京市蓝天发展公司、哥本哈根WFH公司等。这些都是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单位。例如WFH公司就是发展能够充分可持续利用能源的房屋,他们利用集装箱的模式来实现房屋的建筑。在房屋顶端都有太阳能发电器,通过太阳能供给房屋的一部分电源。另外,在花园里也利用先进的地热收集技术,可以把周围的地热收集起来,以热水的形式储存,来供给整个建筑的供暖。
二、体验文化
除了专业上的收获,文化的上的体会也是交流活动很重要的收获。活动在北京的时候,这种文化的差异就开始展现出来了。丹麦的同学们来到了北京,我们第一天他们吃饭。付款的时候,丹麦的同学们却很困惑,因为这与丹麦的文化有不同:在丹麦一群人出去吃饭,大家最后都是AA制付款,并没有这种请客的习俗。然而文化上的差异并没有使我们之间有交流的障碍。到了丹麦, Stein就邀请我们去到她的家中做客。她的母亲给我们介绍了她家中的特色的丹麦家具,给我们准备了地道的丹麦食物,同时还带我们体验了一次特色的丹麦生活:我们几个人带着一个皮划挺,在Stein家旁边的芦苇丛中竞舟,在旁边的果园采摘品尝最新鲜的树莓,在河边晒太阳。总的来说,丹麦的生活节奏和北京有很大的不同。下班后,他们会到海里游泳,在海边晒晒太阳,喝啤酒。丹麦人也特别的热情,见到朋友都会给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而这些风俗都是我们在北京没有见过的——北京人在下班后至少不会悠闲的晒太阳吧。
三、深厚的友情
当然,在了解彼此文化的同时,我和丹麦的同学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Stein对大家都是照顾有加,在丹麦的时候她把她的自行车借给我使用,还为我们准备三明治。Hands很喜欢和我谈论中国和丹麦文化的差异,他似乎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兴趣。Onur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他总是给我介绍他的成果。还有热情的Anni,女神Susan等等。
还有同行的中国同学,我们在国外的时候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回国之后,大家还常常聚在一起,回忆这一段难忘的旅程。
总的来讲,不管是从学习知识还是增长见识的角度,这一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谢学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参加如此有意义的一次交流活动,感谢姜含宇老师为我们整个活动安排,感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Magnus等老师对我们的接待,感谢本次活动的所有策划者和参与者,谢谢你们让我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