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可诱发多种疾,危害脆弱人群健康,是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因子之一。 2012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的里程碑,首次将大气细颗粒物(PM2.5)纳入标准。以空气质量达标为契机,实施了包括“大气十条”(2013-2017)和“蓝天保卫战”(2018-2020)等关键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政策,使得我国空气质量快速改善。定量评估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关注治理带来的健康收益,可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团队长期致力于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基于最新流行病学方法和高分辨率的污染浓度和人群分布特征数据,定量分析了2013-2020年我国空气质量提高带来的健康改善效益,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结果显示:
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PM2.5污染情况迅速好转,但O3污染先增加后下降、呈现波动态势。“大气十条”期间,PM2.5人口加权暴露浓度从69μg/m3降低到47μg/m3 ,经过“蓝天保卫战”治理,进一步降低到36μg/m3 ,接近我国现行环境PM2.5标准(35 μg/m3)。O3人口加权暴露浓度在“大气十条”期间从111 μg/m3升高到121μg/m3,但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推进,污染情况有所改善,2020年人口加权浓度降至115μg/m3。
空气质量改善使得预期寿命增加,深度治理让更多人受惠。综合考虑PM2.5和O3暴露水平变化,“大气十条”期间,预期寿命增加1.94月,一半收益集中于约1/4人口,基尼系数为0.32;“蓝天保卫战”期间,预期寿命增加3.87个月,一半收益集中于1/3人口,基尼系数为0.18,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有所缓解。
从“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显著,并且由于强调了PM2.5和O3的协同控制、不断深化空气质量改善程度,空气治理促进健康的效率逐步放大、普惠程度逐步提高。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空气污染相关疾病负担的基数不容小视,并且仍然存在一定地域差异,应该持续实施并逐步优化我国的清洁空气政策。
上述研究成果文章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薛涛研究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王萌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王若涵为共同第一作者。更多相关详细信息可见《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应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 Xue Tao, Ruohan Wang, Meng Wang, Yanying Wang, Dan Tong, Xia Meng, Conghong Huang, Siqi Ai, Fangzhou Li, Jingyuan Cao, Mingkun Tong, Xueqiu Ni, Hengyi Liu, Jianyu Deng, Hong Lu, Wei Wan, Jicheng Gong, Shiqiu Zhang, Tong Zhu, Health Benefits from the Rapid Reduction in Ambient Exposure to Air Pollutants after China's Clean Air Actions: Progress in Efficacy and Geographic Equality,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3; nwad263, https://doi.org/10.1093/nsr/nwad263
-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应评估》http://allaboutair.cn/a/reports/2023/0731/681 html
附文章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d263/7303310
撰稿:薛涛、王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