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度教职工大会暨寒假战略研讨会在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分为上下午两场,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会议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总结2023年发展成果,凝聚学院发展共识。会议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傅绥燕,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颖霞教授做专题报告,报告环节由学院院长刘永主持。
傅绥燕作题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介绍》的报告。她指出,北京大学秉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教育方针,注重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氛围育人,开展分层次、个性化、高水平、促交叉的培养,为学生发现志趣、不断探索学术方向提供发展空间。傅绥燕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多途径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历史与成效等角度介绍了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实践,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解读。她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学业指导、学生评价、绩效评价等多方面推进院系本科教学改革工作。
傅绥燕作专题报告
王颖霞对化学学院本科生培养体系进行介绍。她强调,化学学院坚持“注重基础、鼓励交叉、尊重选择、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扎根课堂打好基础,依托科研提高能力,着眼交流开阔视野,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她谈到,化学学院建立了荣誉学位、跨学科与联合学位项目等多层次培养模式,依托拔尖计划与强基计划,通过平行班、讨论班、阅读班、挑战班等多元化理论授课平台,以及多元化分层次的教学实践、开放实验、国际交流、师生研讨活动,促进卓越人才培养。面向学科交叉需求,她表示,“化学”与“环境”将继续携手同行,培养新时代引领型人才。
王颖霞作专题报告
接下来的教师汇报交流和党委工作总结环节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主持。
三位新入职教师李东锋、张子帅、偶阳围绕教育经历、学术进展、年度总结和工作计划等方面作汇报交流。
李东锋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冰冻圈科学与河流水沙科学交叉领域研究,他重点汇报了自己入职以来在课题组建设以及冰冻圈河流水沙变化等方面的进展。
新入职教师李东锋研究员作汇报交流
张子帅就低碳实验室建设、团队组建进度以及23级本科生班级学习生活等方面做了汇报交流。
新入职教师张子帅研究员作汇报交流
偶阳长期围绕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在能源系统模拟、空气质量、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全球和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新入职教师偶阳研究员作汇报交流
为进一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大会邀请年度考核优秀教师代表胡敏、杨武霖和叶春翔汇报分享工作成果。
胡敏于2023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AGU Fellow),她总结了课题组本年度在华北和青藏高原大气新粒子生成演变规律及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对学院新引进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快速成长表示了高度肯定。
年度优秀教师代表胡敏教授作汇报交流
杨武霖介绍了课题组在低碳电化学(生物)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他谈到,部分技术如微生物电化学除碳脱氮技术已进入到放大阶段,并与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技术转化落地。
年度优秀教师代表杨武霖研究员作汇报交流
叶春翔回顾了自己入职以来所从事的青藏高原大气化学研究,汇报了相关研究的科学背景,并结合详实的数据资料与生动故事,讲述了科考期间获取的关键参数、成果案例、科考影响力及个人感受。
年度优秀教师代表叶春翔研究员作汇报交流
李振山在党委工作报告中表示,过去一年学院党委坚持党建与学科融合发展,围绕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以系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党支部,促进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共建活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学科发展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协助学校完成学院行政班子换届、顺利完成系主任换届工作;改革学院团校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就业举措,拓展就业领域,持续构建学生发展支持体系;举办首届全国环境学科党建论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展现学科魅力;加强安全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培训;学院工会聚人气、暖人心,获评北京大学模范教职工之家和北京市先进教职工小家。
李振山作党委工作报告
下午,学院工会组织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工会主席安钰峰,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宝岭,工会副主席田越以及学院工会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陆克定主持。
陆克定主持第三届会员大会
国歌奏响,全体参会人员高唱国歌。安钰峰对学院上届工会委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向即将成立的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表示祝贺。他谈到,北京大学工会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历史,是中国工会发展史的重要缩影和旗帜,北京大学许多知名学者曾经在工会任职。环境学院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工会,上一届工会委员会在团结带领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心助力推动学院的发展方面,特别是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低碳环保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开展了一些学院工会特色品牌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进一步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利益,发掘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形成领导带动、多方动员、广泛参与的工会工作良好格局,为学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提高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积极作用。
安钰峰讲话
院长刘永总结了学院2023年度行政工作,并回顾了过去一年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合作发展等方面的进展。2023年,学院隆重纪念北京大学环境学科建设50周年,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在第5次学科评估中取得新的优异成绩;组织召开全国高校环境管理与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推动学科评议组两个二级学科工作组的成立,服务全国环境学科体系建设;设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年”,“环境科学”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卓越环境实验班(BBP)和PKU-LSE硕士双学位项目进展顺利,学生海外交流重启,“资源与环境”前沿工程博士项目启动招生;坚持引育并举,6名教师入选环境科学学会荣誉会士与会士,新增7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和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多人获科研奖励;昌平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基地(BASE)主体竣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获批,北京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挂靠学院并启动建设,推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进入IAMC 全球综合评估模型联盟;新增7项重点研发类项目及基金委重点与杰青项目,参与推进“巅峰使命”卓奥友峰科考,在大气、水、碳中和、环境健康等方面取得系列新成果;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的区域实践,助力冬奥、大运会和亚运会等的空气质量保障,多份政策建议得到重要批示,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国家主场活动发布百名院士联名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倡议书;拓深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响应“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加强国际交流与互访,未来地球-MARIS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跨学科和跨领域交流合作,WMO-GAW-ARCH国际协调办公室获批;新建2个校企合作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刘永作学院工作报告
随后,学院工会主席张剑波作工会工作报告。他指出,学院工会秉持“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的工作宗旨,面向教工需求搭建桥梁纽带,组织学习实践构建交流平台,服务学科建设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构建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工会。工会委员凝心聚力,创建温暖教工之家;践行民主监督作用,为学科发展增添动能;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美丽校园建设;关心关爱身心健康,为教工生活添活力。他对下一届工会委员会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持续营造健康和谐、昂扬向上的暖心氛围,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及时精准地了解和解决教职工关切的问题。
张剑波作工会工作报告
选举环节由监票人王奇主持。大会选举学院工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顺序):王荣婧、占子玉、刘军、刘兆荣、江颍、张子帅、李叶、李丽、陈倩、季秀华、尚静、崔嘉楠、温东辉、韩凌、靳雅娜。学院工会新一届委员会随即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占子玉为工会主席,韩凌和崔嘉楠为工会副主席,并确定分工,对今后的重点工作展开了深入讨论。
李振山对第二届工会委员会表示了衷心感谢,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工作方式,更加关心关爱教职工,努力为学院教师们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老师们所思所想所盼,为老师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将工会工作与学科发展、学院发展紧密结合,组织动员教职工们积极投身环境学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下午下半场,郭松、刘文、覃栎和宫继成四位教师分别代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健康四个二级学科作汇报。四场汇报聚焦本学科的发展战略,汇报了各系的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剖析了学科在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和工作计划。胡敏代表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史、研究定位、科研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郭松以传承和发展概括了环境科学系在未来五年人才引进的总方针,在保持现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前沿热点,注重新的学科增长点,提高国际影响力。郭松进一步强调,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是环境科学系发展的根本。
郭松研究员代表环境科学系作汇报
刘文总结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历史沿革、目前现状和学科布局,提出了环境工程系在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响应国家重大战略以建设美丽中国方面的具体举措。
刘文研究员代表环境工程系作汇报
覃栎汇报了环境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新兴重点方向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出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国家重大需求,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环境管理思想库和环境综合决策研究平台,并分享了本学科在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规划。
覃栎研究员代表环境管理系作汇报
宫继成强调了环境健康研究在推动我国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实现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领域以及环境健康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
宫继成研究员代表环境健康系作汇报
作为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大分室主任,胡敏总结了国重室的平台硬件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历程。她指出,国重室2023年在文章发表数量质量进一步提升,国际与地方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2024年将是国重重组的关键时期,北大大气观测超级站也将迎来20周年纪念,期待全员师生勠力同心,取得更出色的成就。
胡敏教授代表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作汇报
颁奖环节由李振山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奖教金”、“教学工作奖”、“科研工作奖”、“管理服务奖”、“育人奖”、“年度优秀奖”、“教材出版奖”、“招生贡献奖”、“招生工作奖”获得者颁奖,表彰他们为学院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奖教金
教学工作奖
科研工作奖
管理服务奖
育人奖
年度优秀奖
教材出版奖
招生贡献奖
招生工作奖
刘永最后在总结中强调,北大环境学科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站在新的起点,面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要求,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学科特色,形成代表性的重大成果;凝心聚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中,实现北京大学环境学科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