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北京论坛(2023)新工科专题论坛于11月3日至4日举行。
4日的论坛以“亚洲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业界专家及政府部门代表参会,同时汇聚百度、蔚来能源、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奥集团数能科技有限公司、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美团等大型企业的核心产业资源,旨在推动新兴工程科技学术交流。
11月4日论坛现场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魏悦广担任主席。
北京市昌平区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支现伟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昌平正加快建设以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为核心的现代化一流新城,昌平有超大城市治理的现实探索,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推进先进能源产业发展、深化校城融合、加强城市治理提供智慧方案,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新的动力。
支现伟致辞
张锦指出,北京大学牢牢把握新时代工程科技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优势,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统筹优化学科布局,坚持校企联合,将新燕园校区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主阵地。他希望发挥新工科专题论坛的纽带作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携手推进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
张锦致辞
环境学院作为论坛主办单位之一,邀请了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对流层研究所所长、教授Andreas Wahner,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Hugh Coe在论坛上作主旨汇报。
Andreas Wahner教授以“Global Change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Air Quality and climate”为题作主旨报告。他阐述了在碳中和新型能源体系下大气组分的全球变化对区域空气质量、气候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分析了以大气氧化性为核心的短期气候污染物间的相互协同关联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他指出新能源体系下超大城市人为活动排放与调控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未知,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Andreas Wahner教授作主旨报告
高翔院士作题为“减污降碳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推动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他介绍了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领域、可再生能源与储能规模化利用领域的多种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出要通过多能互补与智慧调控,构建清洁低碳高效智慧的新型能源体系,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赋能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高翔作主旨报告
Huge Coe教授作题为“Air Pollution in India”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简述了印度超大城市新德里的空气污染现状,并结合季风期间大气污染物的航空测量和新德里地区的季节观测两项研究,分别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分析了印度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阐述了传统能源和工业模式下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Huge Coe作主旨报告
受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同志社大学教授Hiroshi Yamaguchi,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也先后作主旨汇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教授主持上午论坛的上半场
主旨报告后,环境学院筹措了两场圆桌论坛之一“亚洲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新理论”。与会学者与行业专家们围绕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短板与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协同解决全球-区域-城市环境发展问题的战略和方案等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为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提升与实现“双碳”目标等国家决策和全球行动提供智慧方案。
圆桌论坛现场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对流层研究所所长Andreas Wahner教授担任圆桌论坛主席。他表示,全球要开展科学合作、协作学习、共同行动,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争取为每一座城市量身打造其专属的解决方案。圆桌论坛主持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陆克定研究员表示,要推动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在地理区域上推进国际合作、全球合作,在产业链条上推进政产学研合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Hugh Coe教授表示,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案例和经验的互通共享,也要考虑社会成本,要兼顾不同人群的利益。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建民教授表示,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绿色、智能、健康等意义,超大城市也将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思考如何加强养老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马来西亚 Think City 战略与分析部经理 Kang Chuen Siang表示,超大城市的发展要避免“一刀切”战略,要注意均衡资源、软硬实力结合。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刘丹彤表示,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寓意着幸福可持续、生活舒适、智能化和具有自净能力,面对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要结合多个学科来综合考虑。百度智能云水务业务部总经理李超分享了大模型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应用案例,并表示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将有助于资源合理调度和利用,从而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赋能。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刚平讲述了首钢的搬迁、转型发展之路,分享了首钢园的城市更新实践与鲁家山循环经济基地的探索。美团青山科技基金项目经理徐伯宏分享了美团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实践与经验,美团“青山计划”激励用户选择“无需餐具”,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动餐盒回收试点项目,推出“商家青山档案”功能,携手各方共同践行低碳生活。
“亚洲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新理论”圆桌论坛(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Andreas Wahner、陆克定、Hugh Coe、陈建民、Kang Chuen Siang、刘丹彤、李超、马刚平、徐伯宏)
参与论坛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一致表示,中国领衔的新能源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有益参考,将引领全球发展;与会的环境领域专家们同时建议应该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审慎思考各种新能源和碳中和策略与技术手段,中国在这方面也可以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实践,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