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北京大学大气环境化学团队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业务部门共同举办了“杭州湾大气复合污染和臭氧生成机制研讨会”,旨在深入研究杭州湾地区臭氧和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及传输影响,以促进科学研究与业务管理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田旭东、大气部部长沈加思,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敏教授、陆思华教授级高工、郭松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建林教授、李婧祎副教授、秦墨梅副教授,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平湖、港区分局分管局长以及各生态环境局和监测站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同时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地方各部门近70人在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郭松研究员主持。
研讨会现场
首先,田旭东主任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环杭州湾大石化聚集区臭氧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并着重介绍了本次在嘉兴市海盐县联合开展的杭州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外场观测实验研究(EXPeriments on the eLucidation of Ozone and aerosol foRmation, and their Effects in Hangzhou Bay, EXPLORE - Hangzhou Bay)。他指出,在嘉兴市和海盐县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仅用了三个月就建立了杭州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平台,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后,北京大学陆思华教授级高工就杭州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外场观测海盐站获得的初步成果进行了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海盐超级站受本地排放影响较低,大气污染主要受海陆风条件影响,受不同来向气团影响表现出不同污染特征;二次污染O3、NO2和PM2.5主要受三个来向污染物传输影响:1)舟山-宁波-经海上-海盐长距离传输;2)本地北部工业区近距离传输;3)东北方向城市特征污染物传输。在化学机制上,海盐站硝酰氯浓度较内陆城市高,沿海独特的卤素化学可能对臭氧具有潜在高贡献。
陆思华教授级高工进行研讨会报告
北京大学郭松研究员进一步总结了本次观测获得的结论,指出海盐本地排放相对较低,可代表杭州湾区域背景条件下污染状况;杭州湾地区在夏秋季可能出现气团在湾区不断循环的特殊的气象条件,可能导致杭州湾区域背景升高,对整个杭州湾地区臭氧和PM2.5污染具有重要贡献。同时,在特定气象条件下,本地排放对海盐大气污染的贡献仍然不能忽视。
汇报结束后,北京大学大气环境化学团队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业务部门就海盐站点以及整个杭州湾地区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和治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将科学研究成果与地方污染防治相结合,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晓锋教授也在线上进行了发言,交流了港珠澳大湾区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同为湾区,大气污染的许多化学机制和气象条件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并希望以后可以加强交流更好的开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胡建林教授对本次联合观测的成功表示祝贺,并强调了加强交流互动与合作的重要性,他提到,如此大量高精度的环境监测数据获取是很极其不易的,下一步可以开展联合研究,从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开展更加深入分析,这将会对杭州湾地区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浙江生态监测中心大气部部长沈加思对本次开展的合作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北京大学团队的观测结果表示肯定,并再一次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沈加思提到,从科研角度获取相应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把科研成果落实到地方管控当中,以最大化超站设立的价值,对杭州湾地区污染防控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会议的最后,北京大学胡敏教授进行总结发言。胡敏教授首先表达了对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嘉兴市、海盐县等地方部分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的感谢。并简要回顾了北京大学和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长达15年密切的合作。在过去的15年中,双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在产生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的将科学研究与业务管理相结合,成为科研落地转化指导业务管理的典型案例。胡敏教授还鼓励在场的学生和年轻环保工作者,她提到,这次合作观测是许多人第一次参与观测,在高强度的工作情况下,也是对每一个年轻人最好的锻炼。同时深入的交流也使彼此加深了认识,实现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为我国环保战线初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胡敏教授最后指出,科研应该始终服务于国家大局,也希望能通过北京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传播海盐的故事。
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加深了各单位之间在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交流,深入探讨了杭州湾地区臭氧和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及传输影响。与会人员在深入交流后及时总结初步成果,着力向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攻坚,对杭州湾地区空气质量保证有重要积极意义。
参会人员热烈讨论(一)
参会人员热烈讨论(二)
扩展信息:
北京大学大气环境化学团队于2023年8月15日-10月1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开展杭州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外场观测实验研究(EXPeriments on the eLucidation of Ozone and aerosol foRmation, and their Effects in Hangzhou Bay, EXPLORE - Hangzhou Bay)。
为深入研究杭州湾地区臭氧和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及传输影响,同时为杭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研究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湾区O3污染形成机制与区域传输影响研究”与项目“二次颗粒物生成与老化及其对大气辐射的影响机制”,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嘉兴市海盐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下,搭建杭州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平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次观测关注的科学问题包括:
1)杭州湾石化聚集区排放的活性有机物对O3生成作用与影响湾区大气氧化性的核心因素;
2)海陆风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关键传输途径与规律以及对臭氧和二次颗粒物生成的作用;
3)人为源与生物源前体物共同影响下新粒子生成与增长机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