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19日,在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大会圆满召开之际,2023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发展战略暨环境管理与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研讨会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环境领域前沿交叉学科发展,围绕环境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重点方向、环境健康与环境管理的学科内涵与发展战略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旨在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环境管理和环境健康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月18日下午,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环境大楼B121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教指委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主持,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鞠美庭教授,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以及30余名教指委委员和各高校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教指委工作会议现场
胡洪营代表教指委汇报了上一年度工作和下阶段工作设想。从环境类课程建设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去年的工作进展,表示下一年度教指委将加强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研讨,开展国内外教材比较工作、举办课程和教材研讨会等,为推进环境类课程与教材规范化、国际化做出努力。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院长崔建升教授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中外教材比较研究”项目,介绍了项目具体研究内容与下一步工作建议。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徐琳瑜教授介绍了环境类课程思政示范课资源建设与师资培训工作的进展与未来计划。崔建升、湘潭大学副校长葛飞教授分别围绕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指南建设作工作介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奇教授介绍了“2023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发展战略暨环境管理与环境健康学科建设研讨会”的筹备情况。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董发勤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地学环境分社分社长陈正雄汇报了教指委计划举办的研讨会、交流会的筹备进展,包括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研讨会、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研讨会、第十六届课程报告论坛等。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环境类教材编写、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研讨会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于3月19日上午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7号楼305报告厅举行。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一级巡视员王开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王顺兵、北京大学环境健康系主任邱兴华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冯玉杰教授、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毕军教授、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建民教授等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论坛由胡洪营教授和朱彤院士主持。
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现场及参会人员合影
王开宇作题为《环境健康工作进展及展望》的报告。她指出,“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应围绕“实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和“建立环境健康管理制度”两根主线,以实现降低环境风险目标。今后亟待进一步完善环境健康标准体系,加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评估,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探索环境健康管理对策,增强环境健康技术支撑能力,构建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复合型学科和人才体系。
王顺兵作题为《我国环境健康方向科技需求与建议》的报告。他指出,面对国际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环境健康研究面临的严峻形势,亟需加大宏观环境变化与公共卫生相关关系的研究。王顺兵围绕“十四五”相关科技计划部署情况,对环境健康的基础研究关注方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诸多切实建议。
邱兴华作题为《环境健康学科建设:以北大为例》的报告。他表示,北大环境健康学科已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健康团队,致力于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组分/全效应/全链条”的研究模式,以卓越的基础研究支撑国家的环境健康政策。邱兴华对环境健康学科建设提出建议: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根。
冯玉杰作题为《理工/医工结合培养环境与健康卓越工程师》的报告。她指出,哈工大环境健康方向致力于打造“大师+基地+团队+网络”合作新范式和“引培稳促”的学科高质量发展全链条,以工学引领医学发展,融合交叉研究,探索新医工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冯玉杰强调,要充分认识高层次人才在环境健康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提高环境健康宣教、科普的能力和水平,组建环境健康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强化科普人才培养和组建专业高端智库。
毕军作题为《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健康环境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维度,环境健康研究热点频出,One Health理念的提出给了环境健康学科蓬勃发展的契机。毕军进一步围绕“学科交叉”、“需求引领”和“拔尖人才”三个宗旨,提出“学生培养”、“期刊创建”和“产业研究院拓建”三方面布局举措。
陈建民作题为《大气环境健康探索》的报告。他指出,大气污染与极端天气正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陈建民围绕学科方向建设思路、关键科学问题等方面分享介绍了“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因子”、“‘二元’技术平台”和“全球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防治”的建设内容与研究成果,以期实现大气环境健康风险源头的精准防控。
主题报告(图片从左之右、从上至下依次为王开宇、王顺兵、邱兴华、冯玉杰、毕军、陈建民)
交流讨论环节,与会教指委委员们热烈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了《关于推动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的倡议》,提出亟需加快环境健康学科专业建设、优化环境健康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环境健康科研、开拓培养国际视野和增强科学普及与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环境健康学科专业建设,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交流讨论
环境管理学科发展研讨会于3月19日下午在中关新园7号楼205报告厅举行。生态环境部综合司督察专员凌江、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万军、清华大学王灿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冯玉杰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陆志波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力小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鞠美庭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耿涌教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陈能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勇教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方雪坤研究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教授出席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永研究员主持。
环境管理学科发展研讨会现场及参会人员合影
凌江作题为《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新挑战》的报告。他指出,美丽中国建设新要求下,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方向由污染治理转向绿色转型,攻坚方法更加注重系统观念和统筹观念。凌江围绕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战略研究等方面阐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内容,并强调当下亟需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所有行动要做加法,逐步形成“+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体系。
万军作题为《我国环境规划进展与展望探讨》的报告。他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从改善环境质量到提升国家绿色竞争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地位作用愈发重要。万军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积极发挥基础和龙头作用,强化美丽中国建设战略引领,谋划好顶层设计,统筹安全与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主题报告(左:凌江;右:万军)
交流环节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奇教授主持。10余所高校的环境相关院系负责同志围绕本单位环境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历程、主要建设方向、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分享与交流。
与会教指委委员们热烈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动高校环境管理学科发展的倡议》,呼吁积极研讨未来环境管理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学科发展交流研讨
共聚仲春燕园,畅聊学科发展。2023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发展战略暨环境管理与环境健康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教指委委员们围绕环境领域的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经验、学科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环境领域前沿交叉学科发展的诸多宝贵建议与思路,以期为国家实现2035远景目标以及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等系列重大战略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文字:刘禹含、向雅馨
图片:王新涛、曹靖原、乔雪琪、夏千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