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地质演化与人类适应”专题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临湖轩西厅举行。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长青,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邓涛,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进江,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科技部战略规划司二级巡视员薛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李加洪,文化与旅游部科教司副司长杨莎莎,国家文物局科教司副司长周君生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主持。
姚檀栋主持会议
张平文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向长期以来奋战在青藏科考一线的专家们致以感谢与敬意。他介绍了北大十余年来在教育援藏、医疗援藏、干部人才援藏、支撑西藏地区战略决策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回顾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实施过程中,北大多位院士专家牵头重大研究项目、近百位北大科考队员在雪域高原之上攻坚克难的感人瞬间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突破。
张平文致辞
张平文指出,青藏高原在气候环境、历史文化、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加强涉藏研究,学校主动发挥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于今年6月成立北京大学青藏高原研究中心,聘请朱彤院士为中心主任,并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将青藏高原相关研究培育为北大新的学科增长点。张平文希望,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各位专家与北大不断深化合作,共同为拓展青藏科考的研究边界,为守护好西藏这座生态文明高地贡献更多力量。
薛强介绍本场交流会的相关情况。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实施5年来,坚持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联合研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探究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形成延续的影响,对实现重现地球“第三极”演进历史、刻画“世界屋脊”形成演化过程、理解高寒文明演变历史、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本场“地质演化与人类适应”专题交流会旨在进一步围绕如上重要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跨部门领域的深入研讨。
薛强介绍本场交流会相关情况
主题报告环节,陈发虎院士作题为《人类走上高原和高寒文明发展》的报告。他表示,通过对青藏高原考古遗址调查发掘及高原湖泊沉积物研究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发现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至定居,共经历有五个阶段:一是古老型智人自中更新世晚期开始对高原的生理适应;二是现代智人于4万至3万前开启对高原腹地的探索;三是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转暖时段,细石器人群向高原大范围扩散;四是粟作农业人群在5200年前进入高原东部低海拔河谷地带,在4800年前开始定居在高原东部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五是3500年前麦作农业传入和牧业经济发展助力人群大规模定居高海拔区域。
陈发虎作主题报告
宋长青教授作题为《过去2000年青藏高原族群地缘互动行为与气候环境的关联分析》的报告。他指出,通过对青藏高原过去两千年族群空间行为,以及与中国东部地区冲突、和平及移民等重要事件分析,探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与中国东部族群地缘行为与气温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在温暖时期,青藏族群在高原内部形成较稳定的强大势力;在温度波动时期,会有部分族群迁出青藏地区;在寒冷时期,主要与东部往来的青藏族群会在青藏高原边缘成立割据政权。
宋长青作主题报告
邓涛研究员作题为《演化枢纽—走出青藏的生物与征服高原的人类》的报告。他指出,根据青藏科考最新取得的化石证据和研究结果,发现许多哺乳动物、鱼类、鸟类和植物在不同地质时期起源于青藏高原并向世界各地扩散过程,青藏高原已成为现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演化枢纽。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的强烈隆升深刻影响高原和周缘的气候环境与生态系统,对生物演化产生强力驱动。古人类在亚洲、欧洲、非洲之间存在多次多方向的“穿梭扩散”事件,表明亚洲是人类演化之“汇”,后续可通过谱系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如何影响古人类在亚洲的演化。
邓涛作主题报告
张进江教授作题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北向生长与荒漠化》的报告,聚焦“阿尔金-祁连-河西走廊”组成的高原东北缘,揭示构造作用、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演化相互耦合作用。张进江表示,围绕敦煌盆地、阿尔金和北山构造带、三危山断裂等重点构造板块,通过沉积特征、沉积年代学研究已重建敦煌盆地第四纪古湖泊分布图,利用物源分析方法,可阐述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古湖泊演化协同作用,揭示全新世晚期青藏高原东北缘湖泊的荒漠化过程。
张进江作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后,与会部门和各方专家进一步就科考成果的传播与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探源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部门交流讨论
出席交流会的还有来自科技部、中科院、中宣部、文旅部、教育部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和科考队员代表。本次交流会由北京大学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科学研究部承办。
参会人员合影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学研究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崔嘉楠
图片:李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