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远航院士团队专题报告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精神,引导全校教师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品格,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北大校长郝平,校党委常务副书记于鸿君,党委副书记安钰峰,校长助理、总务长董志勇出席报告会。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140多人在现场参会;各分校区负责人,各院系、各附属医院党政负责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教师代表等780余人在各单位视频分会场参会。于鸿君主持会议。
报告会主会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2018年1月,以张远航院士为团队负责人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首批入选。今年9月,在第37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团队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北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学校党委常委会第一时间组织集体学习,并责成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制订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包括组织集体观影、加强院系联动、优化绩效评估、落实奖励措施,以及今天举行的张远航院士团队专题报告会。
张远航以“勇攀科学高峰,支撑绿色发展”为题作报告,回顾了北大环境学科作为朝阳学科先行先试、艰难探索的创业史,以及团队在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开展系列大型区域空气质量综合观测实验,取得大气氧化性增强机制及灰霾成因的理论创新,实现区域立体监测的技术突破,构建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经历。张远航表示,他将带领团队践行黄大年精神,持续进行教育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面向生态文明、碳中和、绿色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开展问题导向、需求牵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和区域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张远航作专题报告
教师代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就学院在机构设置和人员支持两个方面支撑大团队建设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表示,学院将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面向国家双碳目标的战略需求,在学校的领导下积极作为,支撑保障好大团队开展科研攻关。
李振山发言
团队青年教师代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克定从团队成员和“80后”青年教师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示要学习前辈科学家们“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敢于创新,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陆克定发言
团队学生代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洋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科研经历和感受,表示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坚定了努力奋斗、奋力报国的信心和决心,将时刻牢记和传承黄大年等老一辈学者的科学家精神,不负总书记嘱托,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北大人。
李洋发言
郝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数十年来,张远航院士带领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我国环境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代表学校向以唐孝炎院士、张远航院士为代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科研团队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郝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遵循。他希望全校各单位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学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立德修身,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驰而不息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二是要学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甘为人梯,教书育人”的师者风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要学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心怀大我,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郝平讲话
于鸿君在主持中指出,各单位要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结合本单位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要持续宣传和弘扬以张远航团队为代表的楷模教师先进事迹,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扎实有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校领导和张远航团队合影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文字: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张宁
摄影: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宋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