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环境学院”)团队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新冠病毒气溶胶监测与新冠肺炎呼出气快速筛查”方面的重大创新成果在主题为“高水平开放合作,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版块以展板、实物展品等形式亮相。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长期致力于大气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工作,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成因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更成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业务化监测的方向。张远航、胡敏、曾立民等组织实施了“针对华北平原区域大气污染形成机制的大型综合观测实验”,建立了北京大学大气污染超级观测站(PKUERS)开展长期观测研究,可测量数百个大气参数,拥有高端测量设备包括LIF-FAGE系统,其中半数以上是未商业化的尖端测量设备,实现了大气OH和HO2自由基的实时准确测量。
团队研发的大气环境监测高精尖技术装备
张远航院士团队长期攻关困扰珠三角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先后牵头设立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综合实验计划PRIDE-PRD,五次率领国际研究团队开展外场观测实验。珠三角境内已经建立起包括地面监测网、超级站、航测、卫星等技术为一体的国际领先的大气综合立体观测网,成为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标杆”。
团队成员张远航院士(左7)与要茂盛教授(左6)组织第600次香山科学会议
目前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都已覆盖在上述高精尖大气监测技术的“鹰目”的观测之下,大幅度提升了重点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成因诊断和来源解析的技术能力。张远航院士领衔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的技术体系及在珠江三角洲的应用”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胡敏教授领衔的“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张远航院士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近日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胡敏教授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人合影
要茂盛教授领衔的生物气溶胶小组在北大辛勤耕耘十四年,瞄准重大关键科学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在生物气溶胶采集监测、气溶胶传播病原体与耐药基因、颗粒物毒性以及大气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等方面做出了引领成果。2020年初,应对突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团队紧急创建了基于机器人采样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Air-nCoV-Watch(ACW),显著地缩短了采集时间,极大地提升了新冠病毒气溶胶检出率,并于2020年2月底用于武汉医疗环境空气中新冠病毒的监测。此外,团队通过利用自主研发的呼出气采集系统,揭示人体呼吸气溶胶是新冠肺炎传播的重要方式,为有效防护气溶胶传播新冠疫情的措施提供直接科学依据。针对现有的核酸筛查新冠肺炎在检测时间和灵敏度方面仍存在的不足,要茂盛教授团队在国际上最早报道了新冠肺炎的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标志物指纹,并且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筛查新冠肺炎系统(Test-Breath-Now, TBN),该系统只需100毫升的人体呼出气即可在5-10分钟内获得新冠肺炎筛查结果,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研究成果入选了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近两年来,要茂盛教授一直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科研前线,获颁北京大学抗击新冠肺炎标兵荣誉与专业刊物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的首届刊物年度卓越研究奖 (JAS Excellence in Research)。
团队成员在展览会上展示呼出气VOC指纹快速筛查新冠肺炎系统TBN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多项关键技术已实现国产化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步水平,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达数亿元。环境学院团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大气专项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支持。部分研究也得到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