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成功举行。会议由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主办、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其中包括26名教指委委员与代表。
环境污染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为实现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的目标,亟需在传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环境健康交叉学科,进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健康发展的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深入探讨了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享和总结全国高校在发展环境健康学科方面的经验。
会议首先由召集人、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致开场辞,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李筱翠处长与国家自然基金委地学部的刘羽处长分别介绍了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的国家管理需求与科研需求。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鞠美庭教授与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胡洪营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与下午的特邀报告与讨论。来自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山西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8所高校的专家代表们就所在高校的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现状做了特邀报告、分享了学科建设经验。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从国际学术前沿与交叉学科发展、国家重大需求、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充分肯定了在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建设环境健康学科和专业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设置相关专业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此次会议,将有助于教指委进一步完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和专业布局,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副院长王奇和刘永以及环境健康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们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学科简介:北京大学于2000年在国内率先推动环境健康交叉学科发展,2007年设立环境健康研究中心,2015年以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国内第一个环境健康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和培养环境健康方向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目前,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学科已建成一支以环境科学为基础、具有极强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教师队伍,全职教员中有杰青/长江学者2人次,博雅特聘教授1人次,国家青年人才项目5人次。依托国家111引智基地、“未来地球计划-亚洲季风区可持续发展集成研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美国和欧洲的顶尖科研团队开展多个合作项目,联合攻克环境健康领域的科学难题,取得了系统性科研创新成果。现阶段,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学科已创立大气污染“来源-全组分-健康效应-政策建议”全链条方法体系,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人体心肺和代谢疾病新型标志物的关联,完善了大气污染导致疾病的证据链条,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Lancet和Circula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提出的控制散煤以减轻空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等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