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环境主题社会活动的影响力、加强学院学科特色建设,2024年2月24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环境大楼B110会议室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开展交流座谈。会议邀请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青年发展项目部公益未来项目负责人林悦盈一行进行分享交流。学院环境管理系副教授韩凌,团委书记吕丽出席此次座谈会。

交流期间,林悦盈一行就基金会在青年发展、青年公益、困难学生资助等方面的公益活动展开分享,针对碳中和、节能环保、软塑回收和垃圾分类等环境特色主题活动展开交流讨论,并对公益未来·玛氏箭牌的公益项目和初步活动流程做介绍。在案例分享环节,基金会青年发展项目部负责人林悦盈系统介绍了“公益未来”平台运作机制,重点展示“零碳校园共建计划”在10所高校的试点成果,其中垃圾分类智能积分系统引发热烈讨论。

韩凌和吕丽就学院在青年相关公益活动、碳中和社团及环境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分享,同时也与基金会就双方即将共同举办的“可持续·玛上GO”项目活动合作事宜进行了详细交流与讨论。
本次校社合作具有三重示范价值,一是开创“学科优势转化 + 社会需求对接”的新型育人模式,将环境专业教学与真实环境问题解决相结合;二是搭建“技术创新 + 公益实践”的转化平台,使实验室成果能通过公益项目快速落地验证;三是构建“高校智库 + 社会组织”的资源共享机制,基金会遍布全国的235个环保项目点将成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高校环境学科建设迈入"社会共治"新阶段。这种深度融合的校社合作模式,正在为新时代环境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创新路径。
此次交流座谈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学院特色学科建设、拉近了学院与社会机构的交流沟通,还拓展了学院学生工作的思路,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公益未来“可持续·玛上GO”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与基金会进行沟通和对接,互鉴经验、互学所长,共同确保公益未来项目在北大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