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治理与全球环境治理策略正面临重大转折,统筹推进2035美丽中国、2060碳中和等国家战略需要系统考虑社会经济、资源能源、环境质量等多维度的决策问题,构建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耦合的综合模型系统是有效应对上述挑战的科学基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发展大气、水、能源、健康等方向的模型模拟研究,已具备坚实的模型研发和集成能力,并与众多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现诚邀致力于综合模型系统研发的青年学者,依托两个或多个课题组,开展交叉学科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方向如下(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 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下的未来空气质量及其链式效应研究;
(2) 碳排放、社会经济发展、粮食供应目标下的水资源和水质协同分析;
(3) 集合土地利用系统和碳中和目标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课题组相关介绍及具体招聘要求见下文(本招聘长期有效)。
一、相关课题组简介
空气质量与健康效应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空气质量与健康效应实验室(PKUAirQH)围绕空气质量问题及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建立了超站-车载-无人机载相结合、大气环境分子水平表征-实验室模拟-全球区域大气环境数值模拟于一体的综合研究平台,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致力于科学认识二次污染,为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合作导师陈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在环境领域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多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总被引用逾3000次,课题组更多信息可参见小组主页http://scholar.pku.edu.cn/qichen。
此方向申请人需具备空气质量模型或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相关研究经验,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思维和建模能力,熟练掌握编程语言。
流域科学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流域科学实验室(PKUWSL)围绕以满足国家水治理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战略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综合“监测→模拟→控制→管理”为一体的流域科学研究体系,建立一流的创新研究团队和国际合作平台。研究重点为:理解与模拟流域及其关联水体的基础物理、水文与生态过程;监测与模拟流域变化的水生态响应;建立国家、区域或流域尺度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优化模型;开发综合的流域模型体系,服务于更好的环境决策;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
合作导师刘永研究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水专项、973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研究;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中文期刊论文100余篇,参与专著8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环境保护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兼任湖沼学顶级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副主编、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以及学会常务理事等。课题组更多信息可参见小组主页http://www.pkuwsl.org。
此方向申请人需具有水文、水质或水资源研究背景;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思维和建模能力,熟练掌握水文或水质模拟建模方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
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室(LEEEP)研究方向为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低碳政策仿真模拟,以能源—环境—健康—经济系统综合评估模型为手段,系统分析经济发展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问题。课题组自主开发了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IMED模型),在市区、省级、国家、全球尺度上系统地综合评估我国空气污染减排和能源气候政策的综合影响及对资源效率提升和人群健康改善的协同效益,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建立了与欧美日及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实质性合作关系。
合作导师戴瀚程研究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国际性项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合作者、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展望6:城市》特别报告主笔作者、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贡献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双边合作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发表SCI/SSCI学术期刊论文60余篇,累计8篇ESI高被引论文。课题组更多信息可参见小组主页http://scholar.pku.edu.cn/hanchengdai,或关注微信公众号LEEEP_Forum。
此方向申请人需具有能源或气候研究背景,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系统建模能力,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如R、Matlab、Python或GAMS等),熟练掌握系统分析方法(如投入产出分析、能源系统分析、行业节能减排分析等)。
二、博士后项目
申请人可申请博雅博后、北大-IIASA联合培养博后或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待遇均为每年30至35万元(因个人业绩而异)。
申请材料提交方式:请将所有申请材料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以“应聘xxx博士后+姓名+单位+手机”为邮件标题发送至qichenpku@pku.edu.cn(空气质量与健康效应方向)、yongliu@pku.edu.cn(流域科学方向)或hancheng.dai@pku.edu.cn(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方向)。不完整的申请材料将不予受理,初选通过后,将邮件或电话通知候选人。
岗位
1. 博雅博士后项目
项目概况
北京大学自2016年设立博雅博士后项目,旨在吸引汇聚全球优秀年轻人才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成就学术卓越的梦想。该项目为年轻的研究人员从事理学、信息与工程、社会科学、人文、经济与管理、跨学科领域的博士后研究提供了机会。
申请条件
1. 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以每个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为准)或将于次年7月1日前获得博士学位者。其中,将于当年内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可以申请第一批次,将于次年7月1日前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可以申请第二批次。已获得终身教职或进入终身教职系列者不能申请本项目。
2. 进站后须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 具有较高的英语口头及书面写作水平;
4. 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思维和数据建模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及项目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突出。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研究计划水平、研究项目与拟申请进站院系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荐信、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站申请方面的承诺等。
申请材料
1.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书(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公告网页下载附件后填写,2021年度公告: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125151.htm;
2. 两封推荐信(必含博士期间导师推荐信一封)并签字;
3. 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确认函一封(明确招收意见,并就申请人科研学术经历、科研成果、科研能力与自身所从事研究之间的关系、申请人综合素质、拟进站从事研究计划内容、合作导师为申请人提供的科研条件和支撑等方面做出说明)。
申请时间(每年可能微调,以最新通知为准)
第一批次申请截止日期:每年3月25日
第二批次申请截止日期:每年10月15日
2. 北大-IIASA联合培养博士后
项目概况
北京大学(PKU) 与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IIASA)发布联合博士后项目申请通知,希望招收有学术研究能力与潜力的博士后,为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训练、跨学科的资源支持、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机会。本项目是经济、能源、环境、生态等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加入北京大学与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良好机会,资助期限为两年。
申请条件
1. 年龄不超过 35 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2. 学术能力、研究计划水平、研究方向与导师契合度等评选标准。
申请材料
1. 北京大学-IIASA 博士后项目申请书(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在本项目公告网页下载附件后填写,2021年度公告: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125561.htm;
2. 个人简历;
3. 两封推荐信 (必含博士期间导师推荐信一封);
4. 双方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确认函各一封。
申请时间
每年4 月中旬截止,6月下旬公布结果。
3. 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
项目概况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计划开展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学术交流项目)。该项目资助优秀的外籍(境外) 和留学博士来华(回国)在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全国资助名额不超过 300 个,资助期限为两年。自2020年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由“专家分批次评审资助”改为“直接资助”和“专家分批次评审资助”两种方式。
1. 直接资助
直接资助对世界排名前30名的高校的留学回国和外籍拟进站的博士毕业生,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先到先得、直接资助”的遴选方式。2021年2月1日起开始网上提交申请,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资助名额用完即止。
2. 专家分批次评审资助
申请条件
1. 年龄不超过 35 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2. 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应为世界排名前 100 名,或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 100 名(参照当年上海软科、泰晤士、QS、US News 排名);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 3 名。
申请材料
a) 第一批:每年4 月 7 日申请截止,5 月公布结果;
b) 第二批:每年9月 23 日,10月公布结果。
注:每年时间可能有轻微调整,请随时关注学校通知,2021年博士后项目: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125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