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海洋大气也是环境学科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2022年4月12日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玫教授课题组博士生张天乐在国家基金委海洋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参与2022年春季渤黄海科学考察共享航次,开展海洋大气气溶胶的科考工作。
图1:“蓝海101”科考船
此次科考航次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要承担开展,由 “蓝海101”号海洋科学调查船执行,于2022年4月14日自青岛启航,预计作业16天。航次共设考察站位92个,覆盖渤海(19个),黄海北部(26个)和黄海中南部海域(47个)。考察内容包括海洋大气、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以及船基现场培养实验等多个方面,来自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共计34名科考人员参与此次海上科考。
图2:2022年春季国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科考航次全体人员合影
郑玫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海洋气溶胶的观测和来源研究,先后承担“利用在线质谱研究海洋气溶胶理化特性及来源”和“ 西北太平洋人为源铁和硝酸盐的识别、输送及对海洋新生产力的影响”两项基金委海洋重点项目,曾搭载“东方红2号”、“东方红3号”、“嘉庚号”、“科学号”、“蓝海101”等科考船于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进行海洋大气气溶胶观测,并进行人为排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大气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博士生张天乐与刘俊懿都参与了航次的工作。
图3:刘俊懿(左)与张天乐(右)在嘉庚号上安装监测仪器
(特别感谢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和汪冰冰教授的支持)
课题组博士生张天乐关注海洋气溶胶中Fe的溯源、沉降及其产生的海洋生态效应,除参与本次航次观测外,也基于以往航次中在线重金属监测仪(Xact)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的多种金属数据,结合受体模型PMF量化了自然和人为源对西北太平洋春季海洋气溶胶中铁的贡献。此外,针对2021年3月中国发生的三次沙尘事件,课题组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范学花研究员和王一楠副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柴扉研究员、王云涛研究员、陈双玲副研究员以及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权建农、潘昱冰课题组进行合作,结合卫星观测、地基激光雷达和在线气溶胶化学分析,探究和对比三次沙尘事件传输路径、光学和化学性质以及对城市空气质量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图4:2022年4月张天乐在“蓝海101”航次上进行海洋大气气溶胶采样
课题组博士生刘俊懿基于多种金属及有机示踪物探究人类活动排放对海洋的影响。与广州地化所丁翔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高会旺教授和姚小红教授以及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应琦副教授合作,研究陆源和海洋排放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贡献,并将观测与模拟进行对比。此外,基于以往航次所获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SPAMS)及离线滤膜化学组分数据,揭示了中国近海颗粒物中氯具有明显的南北梯度,包括来源、老化程度及氯亏损程度。
图5:海洋考察期间的美丽瞬间